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戏说中书街(153)

戏说中书街(153)


戏说中书街(153)

        一五三、宜昌的天井院

        在宜昌,除了长江边的吊脚楼、因地制宜的板壁屋、贫民百姓的茅草顶、竹席墙的简陋建筑以外,还有的就是极有地方特色的天井院。

        天井院是渝东鄂西一带传统民居中最基本的建筑方式。一组天井院就是一个居住单元,通常包括门屋、天井、面向天井的厅堂、厅堂两边的房间(耳房)、天井两侧的厢房以及联通这些房舍的廊道等内容。这是一般富裕人家的房屋,要是大户人家,在厢房的另一侧常常还辟有小天井,用于解决厢房和正屋之间的通风和采光,因此,天井院通常有一个主天井及两到三个、甚至四到五个小天井组合而成。

        天井是汉族对宅院中房间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合围而成的露天空地的称谓。在南方的建筑结构中,因为四面有房屋或高墙、相对于北方的院落而言面积较小,光线因为高屋围堵而显得较暗,状如深井而得名。而在道教信仰和古代建筑讲究天地人和的追求中,天井就是人们在居所所能通天达地之处。

        宜昌的天井院中的天井下方不同于大山深处的那种简陋土屋仅仅用黄土铺就,也不同于江汉平原两面用青砖嵌铺,而是用厚实的青石板做成一个四方或者长方形的雨水收集池,加上地下的排水通道,以保持整个房基的干燥和牢固。因为宜昌雨季常常暴雨成灾,而夏日又常常烈日当头,就需要一定的避雨和遮阳之处,所以宜昌的民居又采取了两种巧妙的做法:一种是覆顶式天井,即在天井上再搭建一个小屋顶,这样既保证通风换气和采光,同时也可挡雨遮阳,建筑上称为“天斗”;另一种是帘幕式天井,即在天井两侧的檐下安装两个可灵活转动的卷轴,需要时将竹帘或布幔卷上或放下。既能起到遮阴的作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雨水直接溅落到两厢或柱子上,保护上面的装饰或者匾联,以延长其寿命。

        宜昌最典型的天井院有横向的三开间或五开间组成的一天井或者三天井。在消失了的朱家巷的朱家大院就是四间两天井;而在同样早已消失的南正街上、那个富商土豪聚集之地,五间三天井的建筑居住单元更是比比皆是。比如不复存在的民主路上曾经拥有的著名的黄家大院,其间台阶遍布,回廊九曲八折,大天井套小天井,外人走得进去却难得转出来。在那些老屋里走走看看,便可以领略到宜昌人既顺应自然、又不断地与大自然抗争;既执著地营造生活氛围,又得意地享受生活的舒适的个性。

        顾嘉蘅在顾家巷的太史第既然以前曾经是退位官吏宅邸、后期又是地方士绅的居所,自然由四个规模较大的天井院形成,不仅用高高的围墙、深深的巷道、精致的建筑从视觉空间上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还用整个建筑群外围高墙合围,天井与天井之间用防火墙分割,以形成整体对外封闭、各天井既有各自的空间又有整体内部开放的收放有致的效果。而且在天井的旁边建有不大但很精致的私家花园用以休闲,也是增加生活情趣之举。

        既然是豪宅,这座占地很大的顾宅建筑自然就为灰砖青瓦、翼角屋面,采用一般民居不使用的勾头、滴水等屋顶装饰,翼角做工精致而独特,屋檐和墙体上有着花鸟兽图案,云卷纹分布其中,就使得整座建筑庄重大方、高雅华贵;而几乎所有房间的格扇及门窗、包括隔板等木结构上面都雕刻有喜鹊闹梅、八仙过海、寿星祝福及神话传说故事的相关图案,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更让整个建筑显得朴实而精致,气势恢弘,奢华尽显。而从大门一路进来,一直走到顾宅内宅,据说共有七扇门,每扇门都有三级台阶,就使得最后面的房屋地面要比大门前高出很多,自然还是取步步高升、步步登高之意。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93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