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妖女创业 > 第三 回城

第三 回城


  十三
  妈,爸,我回来啦!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日,黄小东进了家门。她把一个装满了奶酪和羊肉的大旅行袋往地上一放,风尘仆仆地出现在爹妈眼前。
  吴老太一时竟没认出来,这个面目黝黑、身材粗壮的村姑,就是自己的女儿。回来就好!吴老太欣喜地说,上前抱住女儿,母女不免都落了泪。老黄的眼圈也湿润了。一早他特地去稻香村买了女儿最爱吃的酥皮点心和酱鸭。父女见面,有说不完的话。
  家可真好!黄小东吃着母亲做的西红柿鸡蛋面和父亲买的熟食,内心充满了幸福。
  夫妻俩凝视着久别的女儿,爱女之情洋溢在心头,他们看着女儿吃,比赛般地,一个劲给小东夹菜。
  小东,你和那个小方,怎么样啦?
  吴老太终于问。
  就那么着呗!黄小东说,她不想让母亲分享自己的感情世界。
  断了吧!吴老太又说,
  人家哪样儿都比我强!
  小东说。
  世道是会变的!黄小东吃饱了,把嘴一抹。
  变来变去,还能吃香?吴老太撇了下嘴。
  小东吃吃地笑了。
  吴老太也不禁笑了一笑。是呵,自己一辈子过的都是穷日子。她把话锋一转,明天,小东赶紧街道去一趟,好快点儿分配工作。你都快30岁了,成家立业是天大的事儿!
  “快30岁”,这句话,在小东身上没有产生影响。她觉得,自己依然是那个18岁的漂亮姑娘,浑身有用不完的精力,总是会有很多崇拜者,围绕在她的身边。
  分在街道厂当工人,小东一脸的不屑。
  吴秀珍对老伴说,我女儿不是当工人的材料,你赶紧联系,给小东找个体面的工作。
  你以为事情有那么容易?老黄说。
  容易不容易,也得办!吴老太眼睛一瞪,端起碗筷去厨房了。
  十四
  老伴一声令下,饭后老黄立即拨通了朋友老周的电话,老周是他大学同学,如今升到市文教局办公室主任的位置。
  老周听明白什么事,支吾起来,说是单位进人的硬杠杠,是必须得有学历。
  放下电话老黄心情沉重,一晚上也没话。
  吴老太知道老伴犯难,一晚上翻来覆去,把所有的关系过了一遍,可颠来倒去,竟没有可用的关系。
  她发现这么多年,竟都是她去贴别人,极少有人来主动和她搞关系。有事求她,她都毫无保留地帮人家,可是到她有事儿的时候,竟没有可信的朋友托付。原来她只有关系,没有朋友。
  她想,关系这东西,是人一走茶就凉的,朋友,才是那个有难能张嘴的人,可是朋友在哪儿呢?她这一辈子似乎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清晨起来,吴老太的眼圈发青,脑袋昏昏沉沉,早饭时,她边喝粥边对女儿说,小东,你还是先去报到,有工作先做着,边做边找,再说,当工人也是光荣的呵!
  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老黄说。
  “啪”的一声,小东把筷子拍在桌上,柳眉倒竖:让我一个快30岁的人,给小女工当徒弟,亏你们想得出来,我宁愿再回内蒙,也不会当工人!
  她轻蔑地起身,出了家门。
  老夫妻对望着,欲哭无泪。
  棒子粥凉了,又凝成了冻。
  十五
  第二天是个周末,老黄怀着一肚子愁闷出了门,去中华书局看旧书,想淘些货,也散散心。
  他在中华书局的旧书摊前转悠了一会,发现从前他看上眼儿没舍得买的,竟然都不见了,似乎这几天来了不少识货的,统统把好东西扫了去。
  老黄只得随便翻了翻旧诗词,才转身离开。他想在外边多拖一会儿,因为回家又得面对女儿和老伴的冷脸。他心想,女儿不回,思念苦,女儿回了,又是别一番苦,30岁的女儿,什么着落没有,怎么办呢?
  看看时间不早,他才闷闷不乐地走向车站。
  老黄!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定睛一看,一个头发斑白的老者正笑着向他走来,再一看,原来是华夏日报的老同事老江。当年他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后来,老江另有高就离开了单位,这段友情才告一段落。
  老朋友,你还很精神呵!老黄高兴地说,握住老江的手,在哪儿高就呢?
  我还医院研究院呵,当年一走,忙得顾不上联系,正想和你联系,巧得很就碰上啦!两只老手紧紧握了握。
  走,一起喝一杯!老江说,拉着老黄进了附近一家小酒店。
  要了一瓶啤酒一盘熟肉一碟子花生米,两个老友要叙叙旧。知道彼此还都安康,就都很欣慰。老黄说自己刚退休,老江说自己也快退居二线了。老江比老黄小了五岁,正是当官的黄金年龄。
  定是领导啦,还有二线可退。老黄笑着说。
  副院长,负责业务,没啥权力。老江谦虚地说。
  老黄心中猛然一动,难道是天助我吗?
  他还没想好怎么开口,老江便兴致勃勃地说,知道不知道,马上要发生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是两人的头凑到一起,轻声嘀咕了好一会儿,压抑不住的笑容漾上了他们的面孔。大街小巷洋溢着一种掩饰不住的欢乐。即使不富裕的人,也都从日常伙食中扣出些钱来,找朋友悄悄去小酒店一起喝一杯。
  老江和老黄交换了小道消息,彼此都很开心,不觉干了好几杯小酒,两人的面色都泛着红光。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之光在眼前闪耀,两个老家伙的心情格外痛快。可是老黄的心,突然就落在了地上,他想起了老伴的冷脸。
  酒过三旬后,老黄终于小心翼翼地问,你们那儿,需要人手吗?
  谁找工作?老江警觉地问。
  我女儿,刚从内蒙回来的。
  就是那个挺聪明的小姑娘吗?她小的时候我见过,很招人喜欢的,她还给我背了几首诗呢,真是好脑子!老江说。
  正是正是,这是我家老大,可是已29岁啦,之前女六中老高中。老黄说。
  老江沉吟了一下,终于说,说实话,我们那儿进人很难,可是还真缺能干活的年轻人。尤其是医学资料图书馆,更是缺人。工农兵学员倒是有,可水平太差。小东是女六中的高中生,文化程度应该不差,而且她受过苦,来我这儿肯定能干好。老黄你一辈子不求人,难得求我一次,你女儿的事儿,包在我身上,虽然她没有学历,可是进医学图书馆当个管理员,应该能胜任。
  老黄惊喜交加,忍不住热泪盈眶。他赶紧擦擦眼睛,紧地握住老朋友的手,说那就拜托了!
  想到女儿能进国家医院研究的最高学府,老黄简直觉得自己中了头彩。在回家路上,他心中装满了阳光。


  (https://www.skjwx.cc/a/20474/20474864/9840383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