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280)

宜昌边边(280)


宜昌边边(280)

        △借用照片示意

        二八〇、大院的孩子

        用一句套话说:凡是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不同的就是住在大院内和大院外的区别,不同的就是父辈所处的阶级、自己所在的环境、相互所受的影响与其他的孩子似乎不同,zui大的不同就是当时填写个人履历时,别人填写的”家庭成分”除了”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之外的工农兵学商,而自己填写的是”革gan(革。命gan部的简称)”。

        当时宜昌城区能够被称为”大院”的有桃花岭的地委行署、军分区和公。安处,还有西陵一路与珍珠路交汇处的宜昌县委县政。府大院;而宜昌市似乎在当时就只有人。委宿舍这一个gan部大院。大院作为群居的地方,一道围墙将里外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人们把住在里面的人通称为大院里的人。因为父辈的缘故,大院里的孩子就有着不同常人的荣耀光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很自然就成为了令人非常羡慕的代称。

        可是作为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那些决策人物从人。委宿舍的选址开始,定位就是低调的,建造的宿舍楼规格也就是向当时长航船厂的工人宿舍看齐,在分房时没有半点特殊化。当时人。委宿舍的儿们的父辈虽然拥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可没有社。会上传说的那样,中学毕业后可以不用去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直接入伍参军。去翻翻那些从人。委宿舍走出的儿们,十之八。九都经历了”下过乡”、”进过厂”的经历。

        人。委宿舍大院的儿们与地方上的孩子有所不同之处除了生来就具有父辈那种百炼成钢的优良品质和坚韧不拔的xing格,在他们的身上多少能够看到父辈们当年对党无限忠诚、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影子。因为是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当然也会生xing调皮、胆大妄为,甚至三五成群地闹出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可他们和社。会上的那些儿们不一样,大院里的儿们知。道克制,也知。道见好就收,或者打不赢就跑。

        很多人都喜欢大院里生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守规矩,有礼貌,比较单纯,也比较听话,受到父母的熏陶,整体素质明显高于社。会环境下中长大的孩子。回忆当年在人。委宿舍大院的时光,只能用”非常简单”来概括。要知。道简单就是快乐,而简单的快乐则是zui值得回味的。尤其是后来离开宿舍大院、走向社。会的道路充满坎坷,除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还有世风ri下、世事炎凉,不知有过多少酸甜苦辣。好不容易终于有时间回头看看来路,就知。道zui值得回味和留恋的,还是宿舍大院那些年简单的快乐!

        当时住在宿舍的儿们几乎都是gan部子弟,也就是现在被称作”官。二。代”的孩子。只是那个时候,父辈天天上班忙得很,对自己的孩子几乎全都采用”放养制”。好在那个时候,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回到宿舍要么有哥。哥姐。姐盯着,弟。弟妹。妹跟着,自食其力的能力很强,加上宿舍里有食堂,除了饭菜有保障,还有热水供应,虽然吃的是”大锅饭”,可无论家长职位高低,大家都一视同仁,孩子们彼此也没有攀比,大带小也很正常。更重要的是,那种军营式的大院生活培养了孩子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

        那一场始料未及的大火不仅烧毁了人。委宿舍的糠壳房,烧掉了养猪棚,后来也导致了那间集体厨房的关闭。从那以后,每到休息ri,家里的大人就得到鼓楼街煤店肩挑车拉把煤球买回来,孩子们就得在放学以后劈柴生火,学习做饭炒菜;逢年过节呼朋唤友到粮油店、副食店和rou店排队买凭票供应的物资;还得学会自己洗衣服,在天晴时,就得在楼下空地上捏煤球、拍煤饼……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忘怀。所以,每当有人说笔者这样的gan部子弟以前都是”衙。内”时,笔者总是会坚决反驳:小时候,我们也曾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模一样的生活!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628.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