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15)

悠悠大公桥(15)


悠悠大公桥(15)

        ▲照片上白色中式建筑即是宜昌内地会

        内地会的“信心原则”(faithprinciple)就是:凭着信心,按照上帝的旨意去进行工作。不借贷,不募捐。遇上经费困难时,也不会公开向所在地的教徒征款或筹款,只让上帝去感动人来帮助他们。由于内地会作为一个非宗派差会,是从所有基督教团体和劳工阶层、单身女性、不同国籍的人中间吸纳成员,同时坚决反对鸦片贸易,所以一直被西方宗教界所推崇。

        戴德生更是以他对中国文化的敏锐,对传教的热忱而闻名。他所领导的内地会打破常规的宣教策略,也打破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隔阂,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中国内地传教并建立教会。初期,内地会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必须改穿中国服装,并梳中国发式(就是所谓的“去发留辫”),因而被英国国内的一些人士指控为叛国。但戴德生坚持认为只要能领人信主,穿中国服装不是什么大麻烦,反而可以让传教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李明义老师在《宜昌开埠》中写道:“杰拉尔丁&8226;吉尼斯在《中国内地会的故事》中记载:1877年3月3日,为协商购买土地一事,宜昌发生了严重的动乱,所有在宜昌的洋人被迫暂时离开了这座城镇。中国内地会在宜昌城内租用的房屋在这次动乱中被损毁,贾美仁、李格尔和来客麦尔悌先生只好居住在附近的一条小船上。直到1877年6月份,这几个传教士才被准许返回到宜昌府城内”。

        根据《宜昌市公安史志资料》的《在炮舰掩护下传入宜昌的基督教》一文和余金汉在《宜昌市基督教的梗概》一文综合回忆:“内地会——英国差会原为英国传教士戴德生所发起,他声称要将福音传入我国内地少数民族地区。他在大公路(沿江大道原大公路小学,后来的育红小学)购地建楼房一栋,主要业务为招待西人食宿。内地会负责的有英国人索勉斋、澳大利亚人朱道荣、中国人陈福明等人。抗战时由中国人贺治安看管房产,并在长江岸边建有一木棚以卖茶水为名,实际趁码头搬运工人休息之时进行”布道”活动。以苏格兰会灵生堂英籍牧师康宜安为内地会权益保护人。”

        李明义老师对内地会在宜昌建的那栋两层楼中西合璧风格的房屋进行了描绘:“房屋两边的山墙屋面是风火墙垣,这是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一种以防火为目的的墙体建筑,同时该房屋又将具有英式传统风格的天窗和连着壁炉的烟囱用在这栋房屋上,这房屋具有晚清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多元建筑文化的”包容性”在宜昌外滩(今通称沿江)建筑群中的体现”。

        据内地会的史料透露:“外国宣教士巡回布道时,通常都有中国传道人同工陪同和辅助,所以在宣教报告中,常常会出现他们的身影。文中的这位张传道,他的全名已经湮没,但是我们不断看到他守护在新老宣教士身边,协助他们出入华中各乡各镇,上汉水下长江。在岳州(今岳阳)和祝名扬一起挨打之后,他仍有勇气和姚传道二访岳州,成为和平之子,继续宣讲福音。

        后来,我们又看到他陪同李格尔前往宜昌探路,成功地租到房子,设立布道所,独当一面,与前来探询的当地百姓个人谈道。因为租界规划过程中引发民教冲突,宜昌福音站一度被废弃,到1878年重新开始。在这种大环境下,张传道不得不不断更换事奉工场。”

        张传道也是披荆斩棘传道者。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57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