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163)

悠悠大公桥(163)


悠悠大公桥(163)

        ▲洋码头

        明代筑起的宜昌城不大,仅占地1200亩左右。南北3里多,东西仅1里多。城内有40多条大小长短不等的街巷。而到了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纸糊的宜昌”就有了可以关闭的城门,从不设防变成了真正意义的城池。和罗洪波老师指出的那样:除了大东门,其余的大北门、小北门、镇川门、中水门、小南门和大南门都是面朝长江:“宜昌老城墙沿江而建,跟江边码头贯通,使城市跟码头连在一起,既安全又方便”。

        宜昌开埠之后,那些洋人之所以把洋行、领事馆、医院、教堂、堆栈、仓库、海关、银行等机构和建筑几乎全都建在大南门外的沿江一带,除了原设想建立租界和新建轮船码头的便利之外,还有地理适中、房屋连墙接栋;人口密集、劳动力充沛:“因此,居住在这一地段上的业户相信,只要据守在这一黄金地段,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财源就会顺着长江之水滚滚而来。”(李明义:《宜昌开埠》)

        宜昌城沿江而建,城内几乎所有行业都围绕着这一江碧水讨生活,洋人形容为“有城墙的码头”定位准确。因为川盐济楚,其中大部分川盐需要在宜昌转运,从西坝庙咀至大南门外一带蜀舶云集,“日有千人拱手(形容摇橹),夜有万盏明灯(桅灯)”,各种码头、货栈、店铺鳞次栉比,城内的商业活动日趋繁荣。

        尤其是宜昌开埠以后,川江航道被开辟以后,二马路到大公桥一线沿江,各国洋商相继修筑码头、建造货栈,挂着“万国旗”的轮船纷至沓来,川烟、滇铜、黔铅和鄂西的生丝、药材和麻布等通过上游从西南运达宜昌,转销东南各地及外国;而米面、棉花、布匹、绸缎、百货、石油及各种外国舶来品也从下游运到宜昌进行转运,转销西南各省。据《宜昌港务志》记载,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从二马路的招商局码头到杨岔路亚细亚码头,沿江一带分布着14个码头,其中外商占据的码头就有十多处,经常有千余人在这些码头上装卸货物。

        在笔者多年前对很多老宜昌人的街访中,他们对解放前码头的印象是:“成群结队的搬运工人喊着响亮的号子,上下搬运货物。在洋人码头干活的搬运工人被称为”洋胯”,在中国人码头干活的成为”扁(担)胯”。那时候河滩延伸至江边,最长有300米,河滩上布满了吊脚楼、茅草房,里面是专供搬运工人歇脚等活儿的小茶馆。每当有大船靠近,工人们都像倾巢而出的蜜蜂,涌向江心,寻找各自的营生。”

        解放后,长航宜昌办事处对宜昌港口进行调查,发现宜昌港共有码头10多处,仓库60多间,总容量5万多吨。这些码头经过统一编号,形成从一码头到十四码头。其中一码头到九码头为客运,九码头以下深水港为货运码头。码头最热闹是在解放初期,中央政府调运四川粮食接济华东缺粮地区。“大批粮食积压在宜昌等待中转,那时候宜昌港作业昼夜不停,《人民日报》还为此专门在头版头条发文,从此宜昌有了”不夜港”的美誉。”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42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