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戏明 > 第328章 第 328 章

第328章 第 328 章


文哥儿恍惚地跟着他爹逛了一圈翰林院,听着靳贵他们这些未来同僚们介绍左右春坊的工作日常,顿时就更恍惚了。

        他满脑子想的都是!

        我王九岁!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不仅要打工养家,还要一个人打双份工!

        猪猪啊猪猪,你害人不浅啊猪猪!

        你说你才六岁,行什么冠礼出什么阁?

        还有你出阁读书就出阁读书,拉上我干嘛?

        偏这时候王鏊还朝着文哥儿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们以后都得经常往返于庶常馆和詹事府之间,庶常馆那边的事你都熟悉得很,往后若是我和张学士没什么空闲,很多事须得你牵头张罗张罗。”

        今年的庶吉士课程正好归张昇和王鏊来负责。

        张昇,他目前的上司。

        王鏊,他的会试座师。

        上司和座师说有事要交给你办,你是乖乖办呢还是乖乖办呢?

        文哥儿:?????

        对哦,他们一甲人虽然已经授了官,平时也是要到庶常馆上庶吉士课程的,这是翰林院针对性的岗前培训,不上个两年一般没法结束。

        课是必须要上的,顶多他们散馆时哪怕没通过考核都能留在翰林院混日子罢了!

        他早该知道的啊,大人的嘴,骗人的鬼!

        说什么考上进士就轻松了,现在是怎么回事!

        又要上班,又要上课,还要凭借丰富的混庶常馆经验给王鏊他们当助教!!!

        有没有人想过,他还是个九岁的孩子!

        文哥儿整个人蔫了吧唧的,仿佛霜打了的茄子。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杨廷和见文哥儿这副模样,抬手摸摸他脑壳说道:“别被他们吓唬住了,翰林院和詹事府这边平时都挺清闲的,尤其太子还这么小,东宫的事务肯定不会特别多。”

        文哥儿本来觉得杨廷和的话挺有道理的,等听到“太子还小”后他又觉得大事不妙,想到自己忽悠朱厚照的那些话。

        由于忽悠次数太多,他都不记得自己都给朱厚照编过多少“等你出阁读书就可以做”的事了。

        早知会有今日,悔不该随手挖坑!

        虽然换了个新衙署,可同僚大半都是熟人,相处起来一点都不严肃,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地把詹事府逛了一圈,连不太熟的人都熟悉起来了。

        费宏是左赞善,文哥儿这个右赞善麻溜地跟人聊了起来,说往后大家都是赞善,职务范围完全重叠,有什么活可得商量着干!

        费宏是成化二十年的状元,算下来在翰林修撰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九年,今年任满才正式改任左赞善,单论资历他可比文哥儿多了足足九年。

        作为前任大明最小状元郎,费宏的性情要比文哥儿沉稳许多。

        更重要的是,他还特别卷!

        费宏曾经公开发表过自己的读书心得:“观书当如酷吏断狱,用意深刻;记书当如勇将决胜,焚舟沉爨!”

        看书的时候你要像个酷吏一样,把整本书能给你启发的内容都搜刮得干干净净。

        背书的时候你要像个勇将一样,下定决心不背完不罢休!

        根据费宏的说法,只要你能做到这两样,于读书一事上就可以达到“日知其所无”和“月无忘其所能”的程度!

        读个书还得做酷吏当猛将,可见他对自己有多狠了!

        显而易见,这是个“只要学不死,就往死了学”的卷王!

        文哥儿小时候曾被亲爹拿费宏来激励过自己,如今要跟费宏搭伙干活,他心里有点毛毛的。

        总觉得自己踏入仕途后一脚就是一个坑、一脚就是一个坑。

        相比于文哥儿的纠结,费宏听到文哥儿说事情要商量着办后欣然应允,并表示自己要回去写个工作计划,积极规划他们这左右赞善接下来要干点什么好。

        真正的年轻人,要懂得积极给自己找活,不能干等着上峰摊派工作。

        想来你能在九岁来个元及第,必然也是我辈中人吧?

        我们的目标是,卷死全大明!

        费宏一谈到未来工作规划就两眼放光,把自己的奋斗逼属性暴露无遗。

        文哥儿:?????

        文哥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深深怀疑费宏是因为自己的“大明最小状元”名头被抢而对他怀恨在心,要拉他一起同坠加班地狱。

        我想和你当大明好同僚,你却要这样害我!

        你的良心呢!

        费子允,我看错你了!!!

        王华几人侧耳听着一大一小两赞善的交流,差点没忍住笑了出来。

        尤其是文哥儿那副生无可恋的模样,更是逗得大伙乐不可支。

        这小子小小年纪就满嘴养生之学,一天到晚优哉游哉的,遇上个能拉他一起奋进的搭档也不错。

        文哥儿一行人才刚了解完未来共事的地方,就见朱厚照身边的内侍谷大用过来传达东宫旨意,说是朱厚照备好了茶水点心请他们这些新上任的左右春坊辅臣到东宫小叙,两边也好认识认识。

        太子赐茶点是好事,众人自然是欣然应下,随着谷大用一起跨过东玉河前往东宫。

        朱厚照行完冠礼后便换回常服,脑壳上戴着很贴他脑袋的翼善冠。

        这玩意其实跟官员的乌纱帽差不多,只是它的两翅是金灿灿的,而且被折在冠后,所以有时候也被称为“折上巾”。

        可能是因为朱厚照人还太小,所以这本应颇有皇家威仪的打扮看起来都怪可爱。

        尤其是那冠上朝上指的两翅,远远看去就跟这小子长了两只圆耳朵似的!

        文哥儿很是大逆不道地在心里点评了一番,面上却是正儿八经地混在同僚堆里向朱厚照行了礼。

        朱厚照让他们都坐下说话,还特意点名让文哥儿坐到近前来,让文哥儿给他介绍一下在座王鏊等人。

        文哥儿无奈地看了朱厚照一眼,还是依他的意思坐了过去,给朱厚照夸了王鏊他们一通。

        听到没有,这些人都超厉害的,你赶紧去霍霍他们,可别逮着我一个人迫害了!

        他才九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得好吃好喝好睡,绝对不能太操劳。

        人呐,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小就不重视养生。说不准你八十岁时的老寒腿,就是因为你八岁时少穿了一条裤子!

        文哥儿别有用心地把同僚们天花乱坠一通吹,轮到自己亲爹时有些卡壳。

        虽说古时便有“内举不避亲”这种说法,可是吹嘘自己亲爹不免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作为一个很讲原则的小孩,这件事着实有点为难他王小文了!

        正等着听儿子怎么吹捧自己的王华:“…………”

        你小子什么意思?

        介绍到我就不介绍了是什么意思?

        难道你亲爹不值得你几句夸吗?夸夸我的状元之才不行吗?夸夸我的为人不行吗?再不济还可以夸夸我小时候拾金不昧的光辉事迹!

        说几句大实话有那么难吗?!

        王华正在心里谴责着文哥儿,就听太子朱厚照抢先开了口:“孤知道,这是你爹!就是他不给你置办衣裳!”

        众人都没忍住笑了起来。

        本来他们都想给太子留个好印象,所以一个两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争取表现出自己最成熟稳重的一面,让太子打心里觉得他们是可信可靠之人。

        可是这事儿他们真的没办法忍住不笑!

        王华见同僚们这般反应,一口老血都快喷出来了。

        文哥儿都没想到朱厚照突然旧事重提。见他爹的眼神都要杀人了,文哥儿赶紧给朱厚照解释了一下,说当时是他们父子俩在说笑,他爹没有真向他放贷。

        朱厚照明显已经拥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把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不是你嫌弃要给利息,去跟你好友借了吗?”

        提到“好友”的时候,朱厚照语气还酸溜溜的,怎地他小先生跟别人借你跟他借!

        他也不收利息的!

        文哥儿只能给他爹一个“我已经尽力了”的眼神,意思意思地吹嘘了他爹几句,给朱厚照介绍起他爹年轻时的高洁事迹。

        他爹年轻时特别洁身自好,别人都好妓饮,唯独他严词拒绝。

        当初他在受聘去当别人塾师,期满时学生们想戏弄他,邀他到湖心为他践行,结果偷偷藏了两位美妓在上头,傍晚宴散后所有人先撑船走了,只留下他和两位美妓在湖心哪都去不了。

        更重要的是,那两位美妓还被授意要对他爹施展美人计!

        他爹见势不妙,当场把门卸了当木筏划回岸上!

        夺门而逃,说的就是他爹了!

        厉害不厉害?!

        这可是文哥儿回余姚后打听来的珍贵往事,一般人他都不跟对方分享的!

        朱厚照听得一知半解,比如妓饮什么的他就听不懂。不过美人计他还是听过的,连蒙带猜也理解了是怎么一回事。

        等文哥儿描述他爹如何夺门而逃的时候,朱厚照看向王华的眼神顿时肃然起敬。

        不愧是他小先生的爹,果然特别厉害!

        学到了,原来人到了关键时刻真的可以拆下门跑路!

        王华:“…………”

        众人:“…………”

        等会,以前文哥儿也是这么跟太子讲成语故事的吗?

        夺门可不是这个意思!

        夺门的意思是“奋力冲开门”,而不是像王华这样直接带着门跑路!

        你们父子俩怎么回事,一个干的事一般人干不出来,一个瞎扯起来一套一套的。

        小心这事儿传到御史耳朵里去,回头把你们父子俩一起弹劾了!

        父子两状元,父子一起挨喷!

        此时此刻,王华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了。

        如果将来哪天他毅然上书乞骸骨回老家种地去,必定是因为自己的名誉被这混账小子败坏得一干二净。

        为什么好好的事情,经他那张嘴一介绍就变了样?!


  (https://www.skjwx.cc/a/85034/85034939/795535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