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我的家与乡 > 第3章 春雨第章 夏热第章 冬炎第章 秋分

第3章 春雨第章 夏热第章 冬炎第章 秋分


何建国带着全家还乡的那一年,何冬炎还未出生,但从姐姐何春雨口中追问到,当初父亲还乡的场景,和吴明诚下乡的场面,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村里老老少少,一字排开,全都站在村口观看,交头接耳议论着。

        那是1962年,何建国带着妻儿还乡,成为了岱山生产大队第144户。

        毕竟是在城里生活过的,何建国一家回村的时候还带着不少积蓄,房子是何建国父辈给盖的纯土坯房,一抔土一抔土,造出上下两层,低矮阴暗的6小间,窗台原先是糊的窗纸,多少年风吹雨打也还保持着原先的模样。

        回乡后,何建国在原有的基础上稍稍修缮了一下土坯房,把纸窗户换了玻璃。

        房子是一个家庭的脸面。这个时期,村子里大多数还住着木头房子,就地取材从山上“扛木头”,盖两层的木房子,低矮潮湿。下面一层住人,上面一层放一些杂物,走上去还会咯吱咯吱作响。所以比起同村的其他还住着木头房子的人,何建国家的条件算是很不错的。

        岱山生产大队干部热情地帮助何建国安家生产。安顿好之后,何建国夫妻两人一起开荒种瓜菜,筑圈养禽兽,迅速投入到劳动锻炼的热潮中。

        村里大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民,来了这么一位能说会写的知识分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和尊重。隔三差五要找何建国代写书信。何建国也是个热心的主,从不推辞任何请求。除了能代写书信,何建国还从《本草纲目》中学了点儿皮毛,对治病也算懂点儿门道,不仅治人,还能治猪,在十里八村都颇有名气,也算得上远近闻名的赤脚医生。久而久之的,邻里关系处得很不错。

        叔叔婶婶们看见何冬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何家的孩子啊,长大了肯定有出息的”。

        何冬炎把这些话听在心里,美滋滋的。并以此为警醒,从上学开始就样样都争强好胜,不愿意落人之后,唯恐丢了父亲的脸面,他悄悄地在煤油灯的星火之光熬着,真的成了班里成绩第一的学生,哪怕这个班级也不过十一个学生。

        因此在几个孩子里面,何建国对何冬炎最是喜爱。他觉得这孩子最像自己,心里有一股子韧劲,凡事喜欢刨根问底,这是做学问的精神,以后必成大器的。

        说起来,在何冬炎之前,何家已有一儿一女。

        老一辈的思想,认为生得多劳动力就多。有一些生下来养不活的,死的死,送的送。生孩子对他们来说就象一种繁殖劳动力的产业。农民作为人民公社的“社员”,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报酬是“工分”。在生产队劳动挣的工分,除了作为分配粮食、柴草的依据外,如果收成好,年底还能凭工分总数到生产队领取分红。大多数农民一天到头只能勉强挣个八九分。只有犁耙耕耖、施肥打药、收割插种、四季农事样样都拎得起的合格农民,才能挣到“十分”。除了生产队长、扶犁把子、植保员可以拿到“十分”外,其他社员能拿到“十分”的是少之又少。由于体力原因,妇女最高的工分值一般是六分,祝芳白拿的是七分。

        早些年的时候,村里统一在食堂吃饭,后来按照各自挣的工分分配口粮,劳动力就更显重要。

        于是在生下何冬炎六年之后,何家又“产业化”地添了个女儿,当然,他们原本是希望再生一个儿子的。只是女儿生了,也没法再往肚子里塞回去。

        老大何春雨是在春雨时节出生的,故名春雨,比老二年长7岁,是个老实本分的姑娘家,自小就懂得帮着祝芳白分担家务。将看护她的弟弟妹妹视为使命,现在已经是挣取生产队工分的小能手。

        老二何夏热是在一个闷热夏季午后呱呱坠地,性子如同他出生的季节,待人热情,直来直往。可也是个急躁倔强的愣头青,最会闯祸的一个。但不知怎的,却是祝芳白最偏爱袒护的那一个。

        老三何冬炎是在全家回到岱山生产大队的这一年出生的,那年何春雨已经10岁。出生的这天,小小的山村飘着鹅毛大雪,气候格外冷冽,他光着身子毫无准备地钻入这人世间送来的第一次天寒地冻。在一众长辈的欢声笑语里哇哇大哭。

        何冬炎出生6年后,老四何秋分出生了。不偏不倚,正好是秋分日,雨季刚刚结束。何秋分就是在这一日比一日凉的日子里,呜呜咽咽哭着长大的。何冬炎最头疼的,就是母亲让他看护这个妹妹。但他发现有个神奇的事情,只要他把手指头放进妹妹嘴巴,妹妹就不会哭了,吮吸得津津有味。后来他饿的时候,也偷偷把手指放进嘴巴,趁着没人的时候吮吸两口。真是神奇,好像一下子就不饿了。

        何家的几个儿女,名字里总有和四季扯不开的缘分。何建国是个浪漫的文化人,他说一年不过四季,人生短短数十载,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唯有春夏秋冬循环往复,染尽远阔山河,冷暖为人感知。

        “你在冬天出生的,父亲希望你能在冷冽的冬日也能保持炙热,所以给你取了这个名字。”

        “大姐春雨呢?二哥夏热,还有妹妹秋分呢?”

        “等你多读点书,你就懂了。”

        何冬炎最初的学习热情,是来自给姐姐哥哥名字解密的好奇心。

        作为妻子的祝芳白全然不是这样认为的,对于何建国这在别人眼中天大的本事,她只觉得一文不值。

        当初何建国打算还乡生产,祝芳白就持反对意见。

        何家的好些长辈都在早些年去世了。何建国在老家剩下一个年迈的母亲方娣,常年住在大儿子何建元家里,由大儿子一家照料。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所以何建国也想着回去照顾照顾老人家。

        这点小心思,被祝芳白看破,她三令五申,绝不接老母亲回家里伺候:“那时候她年轻,我问她讨几毛钱给孩子买点药都不给。现在年纪大了,就喊我们给她养老送终?有这种道理吗?何建国,我告诉你,别打这种主意,我是不会同意的……你家那个何秀兰,不是很厉害吗?让她去照顾啊,一张嘴那么能说!”

        何秀兰是大何建国3岁的姐姐,早早嫁到邻近的村,拉扯着五个小孩,夫家的一对老人,再加上嫂嫂那边的,统共就有4个,全都扔给她一个人应付,日子过得很不顺心,所以对何建国一家的幸福日子是有些眼红的。

        当年祝芳白和何建国结婚的时候,何秀兰发表了不少“意见”,怂恿着自己亲妈,少出钱出力,唯恐被祝芳白这个外人占了便宜。


  (https://www.skjwx.cc/a/83418/83418864/974858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