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媺之 > 22 曰爱之,却仇之

22 曰爱之,却仇之


  秀姀和檀墨仓惶地站起来,手里的花样子扑簌簌洒落一地。

  释香跟在曦华身后,竭力装作一副无事的样子,却难掩慌张之色。

  三个人都无措地瞧着苏媺,棹兰斋里一时安静极了。

  曦华瞧在眼里,小脸垮下来:“怎么,你们说悄悄话,不能告诉我么?”

  苏媺亦是一惊。

  她的目光在曦华脸上驻了驻,仔细分辨着曦华的神色,放下心来。

  “哪有什么是不能告诉你的?”

  苏媺拉了曦华在紫燕流云美人塌上坐下,叹道:“只不过,那些话若是被外人听去,只怕,我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曦华转了转眼珠儿,小嘴一嘟:“我就知道,你们一定是在说太子!”

  她拢过苏媺的手臂,似娇弱无助的小兽一般趴在苏媺膝上,声音闷闷地:“嬍姐姐,你放心,我不告诉外人就是了!”

  十洲春一案揭去了和静公主面子上最后一块遮羞布,小夫妻鸾凤不和之事彻底闹了开来。

  这些天,曦华总是恹恹地,难有欢愉之色。

  论手足之爱,她与和静之间未必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姐妹倆的年龄差了足足一纪,一个是皇帝的掌上珠,一个却无爱少宠,都是皇女,境遇却有天渊之别。

  何况,和静生性内向、不喜与人亲近,出嫁后更是极少回宫。

  而曦华性情活泼、爱热闹。

  她是小孩子心性,偶尔对长姐生出几分亲近之感,但终究不够投机。

  因此,她对和静的回护之情,也许,更多的是出于对弱者的恻隐怜悯。

  释香三人局促不安地侍立在一旁,偷偷打着眉眼官司,猜测着方才的谈话被曦华听去了多少。

  苏媺却微微恍了神。

  两年前,她初入宫时,曦华还是个言语骄傲、行为恣意的小女孩,鲜有抑郁寡欢之时,也难以感受别人的悲欢冷暖。

  此时,她的手柔柔地安抚着曦华幼嫩的脊背,心情十分复杂。

  从何时起,曦华已如此亲近、依赖着她?

  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变化,一如每个春减秋生、日落月出的日子。

  一时,众人各怀心思,都有些默然。

  花照端着一个描金牡丹花茶盘走进来,笑道:“怎的这样安静?奴婢还以为都出去了……”

  一语未毕,她才看见众人的神色,瞧瞧这个,看看那个,一时纳罕,愣在了那里。

  叶萦走上前来,俯下身,柔声劝道:“公主可是乏了?不如回寝殿小睡片刻?若是这样睡着,又要着凉了!”

  曦华趴在苏媺膝上一动不动、毫无回应。

  苏媺的眸光越过棹兰斋的朱红漆门,落在斋前的文石台阶上。

  那眸光如遥远的秦山烟水,有怔然的空寂、冷然的抗拒,压抑着一点诱芽般的暖,最终,在心里沉淀成一声叹息。

  良久,她才打破一室安静,对曦华道:“你若心疼大公主,还是趁早去问问她日后有何打算?岳家还不知能不能指望,她若不愿回公主府,你何不求了太妃,为她安排个妥当的去处。这宫里,怕是待不长久的!”

  “当初,父皇赐婚时,姐姐很是开心……”

  曦华头朝下趴着,喃喃道,忽然握手成拳,用力捶在美人榻的团花锦褥上。

  “我还以为岳昭是个好人……”

  年幼的曦华,大约只记得长姐平素木讷的脸上,那少见却满足的笑颜。

  那年,伊人初嫁。

  一袭大红嫁衣、满身琳琅华饰的和静公主,在翠染莺枝、红杏娇俏的灼灼春光里,在京城女子的艳羡嫉妒里,怀了爱意憧憬,牵了同样红装拥簇的新郎手中的艳艳红绫,走向绵延锦毯那一端的新家。

  她可知,少年心意另有一番衷肠?

  她可曾想过,岳昭并非她的良人?

  她可曾料到,一朝春梦醒,只落得个枕空衾冷、无处话凄凉?

  韦庄作《思帝乡》云:“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把一桩政治联姻当做“鸳鸯盟、白头约”的和静公主,是否也有“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无悔无怨?

  还是从此凉散了少女时的幽秘怀恋,连同对夫妻和顺、结发不移的向往,一并抛却了吧……

  苏媺将曦华扶起来,拿过一旁的水墨红鲤小披风搭在她肩上,握了握她有些发凉的手指。

  “我知道你心中不平,只是人活一世,各有机缘,是好是歹,都只能自己承受,旁人是替不了的。”

  曦华眼圈发红,她吸了两下鼻子,忽然问道:“嬍姐姐,你说,岳昭不喜欢大姐姐,是不是太子和那个方巧撺掇的?”

  苏媺摇头:“是岳昭心悦方巧在先。人的感情无法强迫,纵然遮掩一时,也粉饰不了一世。就像此时满园的松菊香风、红叶流丹,是何等的热闹,但冬天该来的时候,还是要来的。”

  曦华垂目默然,片刻方道:“这宫里只有你不会骗我!她们都哄我,说驸马是一时糊涂,日后,等他明白过来,自然会与大姐姐和好。”

  苏媺沉默一瞬,终究实话道:“且不论驸马对大公主如何,他对方巧,也许当真是一时糊涂吧!”

  曦华怔了半晌,愤愤道:“驸马一时糊涂,太子却不是,他巴不得看大姐姐的笑话!嬍姐姐,你们说得对,太子就是被贵妃宠坏了。从凤藻宫到东宫,都是坏种子!”

  顿了顿,她的语气更加激烈恼恨起来:“哼,人家说得也没错:一家子骨肉不像骨肉,倒像是仇人!”

  此言一出,一屋子人尽皆骇然。

  花照原本愣愣地立在门口,听了曦华的话,险些把手中的茶盘打翻在地。

  她来不及擦拭茶盘上的水渍,慌慌地道:“哪个浑人说给公主听的?这不是好话,日后可莫要再说了!”

  叶萦也紧张地朝门外张望,软语求着:“公主只当可怜奴婢吧!若是被皇上知道,奴婢们岂非没了活路?”

  “怕什么?不过是像你们说的,‘出我的口,入你的耳’罢了!”

  曦华翻个白眼,又好奇地问道:“嬍姐姐,我方才进来时,听你说什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是什么意思?”

  苏媺回过神,平复了一下心绪,娓娓道:“唐朝时,柳宗元写过一篇《种树郭橐驼传》,说是有个姓郭的驼子十分擅长种植花木果树,有人问他可有诀窍?他说不过是顺应树木的天性罢了,有的人之所以种不好,是因为‘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早上看过,晚上又去抚摸它,已经离开了,又忍不住要回头。如此做法,‘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曦华低低自语,眼里有些迷惑,也有一丝了然。

  近两年朝夕相处,苏媺对曦华的心思不说是了若指掌,也常常一猜即中。

  此刻,曦华想必是由太子想到了自己。

  景元帝和庆妃对曦华皆可谓“溺爱”,却又有所不同。

  一个是哪怕焚珠摘月,也一概应允;一个是仰皇帝鼻息,无过便是有功。

  苏媺想起昨日庆妃刚回到宣颐宫时,她在一旁陪侍时的情形。

  那是接近午膳时分,庆妃梳洗更衣毕,略略用了一盏茶,便在正殿歇息。

  她坐在紫檀木镶摆锡玻璃芍药花的座椅上,髻发高耸,一朵单凤回云衔红宝珠的赤金簪花下,缀着一挂玉蝴蝶抹额,双耳饰镂金宝塔缠丝耳环;铁锈红的蟹爪兰曳地鸾裙上,垂围着一条海棠弄春的披帛。

  那披帛轻柔软长,直垂到一张小巧的菱花脚踏上;她双手交叠于膝上,一对同心瓣翡翠戒指熠熠生光。

  这位宣颐宫的主人——庆妃余氏文佩,今年已三十有五。

  她原是赵柞的侍妾,容貌虽不出众,但性情温和、安守本分。

  当年,她侍奉主母——曦华的生母孟氏十分谦顺细心,在一众妾室里,算是与孟氏比较亲近者。

  故而,孟氏在病逝之前,肯将唯一的女儿托付于她。

  六宫皆知,余氏能被封为二品皇妃,皆因她是曦华的养母。

  因为,景元帝虽然时常到宣颐宫与曦华用膳说话、享受天伦之乐,却鲜少留宿。

  不过,近两年,这种境况渐渐有了改变。

  去年春天,庆妃的兄长余成儒升了北六州都督。

  他原是赵柞的部属,战时立了些不大不小的功劳,大齐立朝后,反倒显出治边之能来,短短数年便由从四品别驾升到如今的官职。

  此次,庆妃随驾西北,一连数月奔波。

  景元帝在得知太子卷入十洲春一案时,更是兼程赶路。

  但此时,庆妃面上无一丝疲色,而且眼底清亮,隐有意气风发之态。

  “本宫随圣驾巡视西北,一去数月,宫里一切安好,真是辛苦你了!”

  庆妃的眸光柔默温和、谦尊霭然,一言一行都极合乎她皇妃的身份。

  苏媺起身施了一礼,歉然道:“正要向娘娘请罪:一月前,臣女照顾不周,以致公主发了高热,皇上与娘娘想必十分忧心,还请娘娘责罚!”

  “本宫已知晓始末,这件事哪能怪你?只是,曦华这性子劝不得,本宫实在头疼得紧!”

  苏媺微微一笑,十分自然地回护道:“公主虽有些小脾气,却不是爱生事的。皇上圣明烛照,一定明白娘娘的苦心!”

  曦华坐在一张镂雕瓜鼠纹小圈椅上,瞧着花照、叶萦从一个紫檀木錾银大箱里,一样一样地拿出庆妃带给她的吃食、玩物。

  大大小小十几个匣子摆满了长案。

  她饶有兴致地看着,似是根本没有听到庆妃和苏媺说话。


  (https://www.skjwx.cc/a/77/77384/513441708.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