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媺之 > 24 归鸿至,号“瀛云”

24 归鸿至,号“瀛云”


  弘琛对站在一旁、瞧着宫人们重新沏茶摆果的苏媺招呼道:“一年多不见,苏小姐长高了不少。”

  曦华十分好奇:“二哥见过嬍姐姐?”

  苏媺也有些惊讶。

  在她的印象中,只在父亲苏栯那里见过瀛云王的画像,但从未见过本人。

  近两年过去,他被西北风沙磋磨过的脸庞已脱去昔日的稚气,初现刚毅成熟的轮廓。

  只听弘琛含混道:“去西北前,在宫里远远地碰到过一次。”

  苏媺瞧着弘琛略显回避的神色,暗自揣测:或许是不放心妹妹,瀛云王在离宫前调查过她,也未可知。

  一旁的花照已自觉地将书籍笔墨收了起来。

  苏媺与端阳相视而笑,皆知曦华今日是不会再做这表面功课了。

  弘琛一去西北年余,也带了各色首饰、衣料、文房、吃食、玩物给曦华,装了满满两大箱子,又言明也有苏媺一份。

  这会儿,曦华小半个身子埋进箱子里,大呼小叫着,快活地翻看着各样物事。

  弘琛笑着摇头:有父皇宠着,曦华的德言工容似乎没有太多长进。

  但若说全无变化,也不尽然。

  他看得出,即便曦华表面仍是一片顽皮跳脱,但她眉间已渐渐脱去小女儿的稚态,多了几分舒朗大气,偶尔安静地坐着,倒也初见娴雅贞静之态。

  此时,宣颐宫宫苑的上空,秋云漫卷西风净,天涯远、征鸿近。

  这一番天伦和乐的场景,任谁看了,也会心生慰藉吧!

  弘琛不由打量着这座近两年未踏入的宫苑。

  梧叶吹黄,庭槐揉风,碧阶苔新,红楼痕旧……

  目光所及,七分熟悉中掺杂着一两分的陌生感,剩下一分吸引他特别注意的,是靠近宫苑东侧殿的棹兰斋。

  苏媺进宫前,棹兰斋一直空置着。

  如今,斋前的兰草依旧蓊郁,只是花圃旁多了一套小巧精致的石桌石凳。

  斋门口挂着一顶绣了白石兰客的姜黄色细麻帘,掩蔽了门后的寂静居室,仿佛是独立于华宫琼苑的另一处所在。

  远远望去,小石桌上依稀摆了一些木制的羊驾小车、绳卷轱辘之类的玩具。

  弘琛不由笑了:曦华与苏媺,到底还是两个小女孩。

  不过,在前往西北之前,他的确命人调查过京中官眷们对礼部侍郎苏栯之女的风评。

  此时,他隐隐有些猜测:曦华身上那几分舒朗大气,也许,与这个叫苏媺的女孩有关吧。

  今日的苏媺,穿了一件浅绯色江渚白鹭的秋裙,外罩玉色水纹褙衣,裙角绣了一只塌嘴凸眼的银白小鱼,给她清雅静宜的气质添了几分俏皮。

  这会儿,她站在宫苑南侧的老梅树下,看着宫人们从树根下抱出一个土黄色陶土小瓮,打开盖子,用一个简拙的大竹筒舀了些清水出来。

  只听曦华兴奋地叫道:“嬍姐姐,你前日还说,宣州的藤白纸天下第一,这不就有了?”

  弘琛挑挑眉毛:一直听说曦华待苏媺亲厚无间,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他遥遥听见苏媺回道:“知道了!你且收着,待明日再看!”

  她二人隔着一道粉花摇白、浮香隐叶的蔷薇架子,从花叶缝隙里探出头来,一张一望,一呼一应,十分有趣。

  弘琛哂笑着打趣曦华:“你可想好了,省得送出去又后悔。若是食言,你又得长肉儿了。”

  曦华一脸满不在乎:“我若后悔,只管拿回来便是,嬍姐姐才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曦华与苏媺平素的相处,端阳是见惯了的,弘琛却觉得十分稀罕。

  这个小妹妹自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历来是不让人的。

  这“不让”,既是不肯让,亦是不必让。

  从何时起,这些她可以随意丢弃、却绝不“让人”的物事,成了她眼里的“身外之物”?

  弘琛疼爱地看着妹妹,心中有一丝触动:倘若,人的见识果真能不囿于外物,比念多少仪礼文章都强百倍。

  “宫中人人都道我对嬍姐姐好,却不知嬍姐姐对我的好。中秋节太妃赏的项圈,嬍姐姐一连几日都戴着,我还从未见过她那么喜欢一样首饰。可我一说要戴,她二话没说,便给我了。”

  曦华看着宫人们把各样东西归置妥当,一面喟叹道。

  弘琛不明就里,端阳却故意跟她唱反调:“你可是公主,她哪肯与你相争?”

  曦华扔给他一记白眼:“我不跟你辩!反正个中差别,我自己知道就是了。”

  弘琛颔首而笑,把一番心思都掩在了宽容宠溺的笑意里。

  宫中极少人知道,苏媺能进宫,与瀛云王赵弘琛有关。

  去岁暮春,景元帝亲下昭书,二皇子赵弘琛被册封为王,王号“瀛云”,以河东道十八州及河北道魏、相、贝、冀等十州为封邑。

  那时,已满十五岁的弘琛,表现出允文允武的过人天资。

  他行文论策,虽见识尚浅,却能切中要害;他勤习武艺,剑招虽青涩,却隐现凌厉之风,还带着一两分长兄永安王的影子。

  这令景元帝每每想起早逝的长子,遗憾之余,又有一丝安慰。

  除了早逝的长子永安王、东宫太子尚武,景元帝膝下还有三子:十五岁的二皇子弘琛、十二岁的三皇子端阳,以及刚满周岁的四皇子琰庆。

  大齐建朝不久,景元帝几乎把所有精力都尽付于朝政。

  皇子们的文武功课皆安排了先生和教习,只有太子能时时聆听父皇的教诲。

  景元帝竟不知,从何时起,弘琛已长成了俊拔英秀的少年,而且封王之后,马上就要离京,前往封邑生活了。

  当昔日的战场征伐远去了,赵柞也逐渐脱去残酷冷硬的“外衣”,苏醒了常人的情感,柔软了寒刀利刃般的心肠。

  他已年过四旬,对一众子女的舐犊之情渐浓,也向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团圆景象。

  于是,当翮贵妃请求让弘琛“远避南地、以彰其忠”时,景元帝没有应允。

  他将富庶广袤的黄河以东、以北的数十州县赐封给他,所赐王号更是表现出明显多一份的爱护。

  这引来凤藻宫和东宫的极大不满,翮贵妃转而要求弘琛离京,去封地生活。

  谁料,弘琛的母亲——琼华宫懋妃趁着庆妃的兄长、北六州都督余成儒回京述职之际,偷偷求了景元帝,让弘琛前往西北军中历练,景元帝竟也应允了。


  (https://www.skjwx.cc/a/77/77384/51314175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