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媺之 > 36 猜帝心,管窥豹

36 猜帝心,管窥豹


  景元帝派晋德宫大太监李丰送来的胡人骑天翼马纹贡缎,曦华命人做成了新的骑马装。

  那缎子的颜色略显冲淡,只胜在花纹稀罕,倒也能让她新鲜一阵子。

  这会儿,曦华穿了一身新衣,在祥云金乌大立镜前兴奋地转圈,手中咻咻地挥着错金镶绿松石的小马鞭,一叠声地让花照去请弘琛。

  她嚷嚷着:“父皇没空儿,叫二哥带我们去打猎!”

  一旁苏媺端坐在玫瑰圈椅上。

  秋寒渐浓,椅子上搭了新换的银红色绘秋鸿有信的薄棉椅袱,看上去鲜亮而柔暖。

  十月伊始,御膳房备了新食单:芜爆散丹、椒麻兔头、玉脂奶皮……都是应季的鲜物。

  但曦华历来挑嘴,此时,苏媺与叶萦、花照正翻看着食单,琢磨该加些什么上去。

  只听曦华十分不满地嚷道:“入了秋,御膳房做的肉菜要么柴要么疲,哪里比得上在囿趣园里刚打的野物,立马做来吃,又烤又炖又蒸,那才叫一个鲜!”

  苏媺放下食单,用手刮着脸颊笑她:“你想得倒是美极!只怕,王爷这会儿没心思带你去打猎。他刚履职兵部,人事纷杂,总要花时间理出个头绪吧!”

  十日前,一道御旨在前朝后宫掀起轩然洪波。

  景元帝赵祚亲书谕旨:兵部左侍郎一职人选待定,着三省同平章事推举人选再议。在此之前,瀛云王赵弘琛入兵部监理,暂代兵部左侍郎一职。

  自景元帝回京后,太子的处境正如曦华所言,果然是“既有人治得了他,也有人能让他发躁”。

  听闻,这份御旨一下,禁闭东宫思过的太子暴跳如雷,凤藻宫里倒是安安静静。

  “你怕什么?”曦华不管不顾地催促着花照,拉回了苏媺的思绪。

  她不满地嚷着:“兵部又不止二哥一个人,难道离了他,兵部就不转了?”

  苏媺瞧着花照十分为难,想是庆妃有所嘱咐,于是笑着劝解。

  “你若实在想出宫,何不让三殿下带你去九胜坊逛逛?听说,那里新来了个极善驯养斗鸡的交趾人,堪比唐朝时的‘神鸡童’贾昌。”

  “不去!重阳那天,我都跟二哥说好了!”曦华见花照还站着踌躇,不耐烦起来:“你只管去,我看谁敢罚你?”

  苏媺无奈地摇头,她未曾明言的是,虽然有景元帝的明昭御旨,以兵部权力分派的错综复杂,究竟能有几个人听从瀛云王的号令,只怕还是未知。

  然而,出乎她的意料,瀛云王竟很快便命花照回话:三日后,便可带曦华去京郊囿趣园行猎。

  看着曦华一脸的兴奋得意,苏媺心中十分纳罕。

  瀛云王不像是莽撞的人,此举是为了暂避风头,还是主动示弱?

  记得御旨下达的那一日,秀姀几人面面相觑,都有一肚子疑问。

  释香挠着发鬓皱眉:“重阳宫宴时,皇帝不是说,让瀛云王熟悉黄河三道的政务嘛,怎么又进了兵部?”

  秀姀也有些呆滞:“既是暂代左侍郎一职,却又说入兵部‘监理’,岂不是要瀛云王节制整个兵部?皇帝难道要推瀛云王上位不成?”

  前朝后宫之中,如秀姀、释香这般百思不得其解的人,想必不在少数。

  虽然,苏媺也觉得旨意有些突然,但细想来,却并不十分惊讶。

  瀛云王在西北军中待了一年多,若是参与政事,从兵部做起算是顺理成章,他回京之初,想必很多人都有此猜想。

  至于,重阳那一日,景元帝提及黄河三道,如今看来,确实是虚晃一枪。

  要紧的是,景元帝要防备谁?翮贵妃和太子?镇国公岳氏及其部旧亲信?

  亦或,有其它无法宣之于口的目的?

  没有父亲苏栯的指点,苏媺也觉得帝心难测、不免头疼,转而开始思量,这一番变故对东宫有何影响。

  犹记得,景元帝在镇国公岳城的请罪折子上朱批回复:“朕亦有子,自太子提孩始龀之年,抚之育之,殚精竭虑,以待其成,纵有过失,未尝轻言弃绝,其间辛苦不足为外人言……”

  到底是国之储君,景元帝对太子寄予厚望,也曾手把手亲自指点,绝不可能轻言废立。

  何况,太子刚过弱冠之年,观政时日短、历练亦浅,那些私德上的荒唐,相较于朝堂政事而言,一句“年轻人心性不稳”便可轻轻揭过。

  苏媺想着想着,心中忽而一动。

  景元帝将瀛云王推到朝堂上,是否有为太子安排助力的深意?

  父亲苏栯说过,虽然太子私德不堪,但他在上书房读书时,确实文思出众,也不算辜负皇帝对其“天资粹美、颖悟绝伦”的评价。

  但他拙于武艺,虽然也能打马行猎,却于兵法一窍不通,更不可能统帅三军。

  当年,赵祚为其取名“尚武”,想来是有所期冀,如今看,却是白白可惜了这名字。

  虽说“马上打天下,不必马上治天下”,但太子手中总要有可用之剑,若能兄弟同心,岂非更好?

  想到此,苏媺心中一哂,看向花梨木雕岁寒三友隔扇上挂的茱萸香囊,是重阳那一日苏媺自御花园带回来的,如今,只剩下一丝幽微的余韵。

  她不禁冷笑:皇帝的苦心只怕注定要落空了。

  那一日宫宴上,卫良则一场拙劣的表演,想必还没有让他看明白,比起兄弟同心,手足阋墙要容易太多!

  苏媺一只手抚上了金丝织花香囊,忽然皱了皱眉:瀛云王年纪尚轻、资历极浅,不过前往西北军代天子督训一年,有何资格担任兵部两位长官之一的左侍郎,甚至节制整个兵部?

  景元帝此举实在令人费解。

  她轻轻阖上眼睛,脑海中倏然现出朝廷六部的构架。

  自大齐立朝以来,六部长官——尚书一职的设置皆仿唐初,由诸省相公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兼之,故而,尚书实乃官员升迁之资,只是一种身份的体现。

  当下,六部实权皆在各部的侍郎手中。这其中,礼部、刑部、工部侍郎各一人,吏部、户部、兵部设左、右侍郎共两人。

  兵部!

  苏媺眉心一动、睁开双睫,眼睛里闪过一丝了悟的光芒。

  镇国公世子岳琦引咎辞官之前,为了一个兵部左侍郎的位子,东宫、御史台、镇国公的旧部都卷了进来。

  兵部裹挟其中,谁跟谁是同一个阵营?谁又是中立可信之人?景元帝恐怕一时看不清,这左侍郎一职便不能轻易许人。

  如此,安排瀛云王暂代一段时日,便能用他皇子的身份压一压躁动不安的各方势力。

  亦或,苏媺更大胆地猜测——不久之后,皇帝对兵部官吏的升黜,将另有调整?

  想到景元帝的西北之行,苏媺似是捕捉到一条极隐秘的索线。

  她看秀姀等人仍迷惑不解,便将自己一番猜测告诉了三人。

  “景元帝之所以起用瀛云王,绝不是要推他上位,一来,他或许想为太子打造一把‘可用之剑’,二来,也是敲打急于揽权的东宫,还有兵部中与岳家旧部一样,并非景元帝旧属亲信的人。又或者,与他此次西北之行有关。”

  秀姀显然比释香和檀墨敏锐,一听便恍悟道:“小姐说得有道理!可惜,我们在西北眼线太少,皇帝见了哪些人、谈了些什么,甚至促成这次巡视的原因究竟为何,我们都只能猜测,实在过于被动了!”

  她叹了口气:“苏大人的安排到底慢了些!”

  苏媺看了秀姀一眼,也默然了。

  父亲苏栯虽然能对天心洞察一二,但终究行事过于方正,难行阴诡之计。

  至于瀛云王监理兵部,是否有可趁之机,还要待来日再看。他与曦华交好,或许能从他那里打探些消息,也未可知。

  想到此,苏媺不由皱眉:自来管中可以窥豹,从瀛云王素日行事来看,只怕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


  (https://www.skjwx.cc/a/77/77384/510947781.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