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南宫澈李若惜 > 第一百五十八章进宫面圣

第一百五十八章进宫面圣


第一百五十八章进宫面圣

        帝居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此时天色刚蒙蒙亮,一抹鱼肚微白,露出片片层云,层云被日光一镀,仿若镶嵌了一圈金边,那金色的朝阳与宫殿的琉璃瓦相互辉映,耀目异常。

        按照圣旨要求,若惜一早便和李瑜进宫,此刻,他们正坐在一侧的偏厅等候。

        偏厅里还有许多大臣,那些大臣们对于若惜的到来,有的见惯不怪自顾自的做着上朝的准备,有的早已料到闭目在一旁养神,有的则是稀罕万分对若惜毫不掩饰的上下打量,有的则满怀怨怼,巴不得此时就一口将若惜咬死。

        那个想要咬死若惜的人,自然就是太医上官非,一想到自家女儿扑在自己怀里痛哭流涕,声泪俱下的控诉若惜的心肠歹毒,用心阴狠,上官非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本来自己的女儿和太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自己的女儿还为南宫澈舍命挡过箭,原本女儿回来就该嫁给南宫澈,可是现在呢?却被若惜横插了一杠子。

        这女人以前名声就不好,明目张胆勾引过太子,众目睽睽下从太子府衣衫不整的跑出来,现在又仗着依附南宫澈治理江南水患的功劳得上了朝堂。

        上官非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可他小小一个御医又不能拿宰相怎么办,只得铁青着脸重重“哼”了一声做罢。

        很快太监进来引路,若惜跟在父亲身后,低眉垂目默默不语,她只巴望自己不要被注意,更是希望皇上不过是一时兴起,今早便可忘了自己,待自己平安下朝也就再也不会有什么事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恢宏的殿宇,肃穆的气氛,就连地上那古朴的黑砖仿佛也散发着天子的威严。

        不一会儿,太监挑起内帘,皇帝款款而出,此时,殿门正对东方,甫升起的日头将一殿照耀得温暖而辉煌,皇帝仿佛踩着日光缓缓走到殿前。

        众人急急行跪拜礼后分列两旁,按照常规,有事启奏的大臣们奏完后,皇帝龙目一扫,立刻看到了站在李瑜身后的若惜。

        她安静的站在一群男子之中,显得那么娇小柔弱,可偏偏那淡定的气质,却又比那些大臣们更来得自然。

        悠悠而立,不骄不燥,就像是幽谷之中,崖壁之上一朵临风含笑的花,只一眼,便让人觉得自己那颗躁动的心仿佛也沉静了下来。

        “李若惜。”皇帝轻轻开口。

        若惜在心中叹了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

        李瑜见女儿竟然未动,急急扯了扯她的袖角,生怕她是被皇帝威仪吓到,失了礼数,殊不知,若惜只是觉得自己莫名就成了出头鸟,着实是有些不妥。

        若惜缓缓行出队列,盈盈拜了下去。

        “若惜参见皇上。”

        “快起快起。”皇上龙心大悦,虽然以前见过若惜,可今日看来,却觉得此女的气质是越来越出尘绝世了。

        “此番治理江南水患,你的功劳可不小啊。”皇帝说到此,忍不住笑了起来。

        “若惜不过是伺候太子殿下,并无什么功劳可言。”

        “哪里的话?前日太子殿下已经将江南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向朕说过,若惜你又何必谦虚?”皇帝说完,又叹了口气,微不可闻的喃喃道:“若是天凤国的女子个个都能如你一般那该多好。”

        “若惜虽然出力,可不过是尽了绵薄之力罢了,这水患能够治理,皆因太子殿下领导有方,若惜实在不敢居功。”若惜说完,盈盈下拜。

        皇上何等聪明,见若惜一而再再而三的如此,便知道她的心思,心中越发对若惜的谦逊以及进退有度很是赞赏。

        “朕今日宣你觐见,也无它事。不过前日与母后提及,她想赏赐你一件东西,又拿不准你喜欢什么,便让你自己来选。”

        皇上此话一出,饶是镇定的大臣也都心中一惊。

        太后若要赏赐,单独宣若惜进宫便是,又何必搞出这么多幺蛾子来?这分明是皇帝自己的意思,又怕若惜恩宠太重,招人嫉妒,故而才会如此说。

        皇帝欲盖弥彰,越发显得他看重若惜。

        那些大臣们立刻仔仔细细的打量起李瑜和若惜来,那眼神如电似刀,直戳得若惜脊背疼。

        “来人,将东西抬上来。”皇帝一声令下,几个太监立刻端了盘子鱼贯而出。

        “你瞧瞧,喜欢什么便拿。”

        若惜起身看了看,都是些稀罕的金银珠宝,珍珠有拇指那么大,珊瑚红得像火,翡翠绿得仿佛可以滴出水来,虽然稀罕,却也只是些平凡宝贝,到是最后一个太监托盘里托着的东西让若惜有些好奇,她缓缓走到了那个盘子跟前仔细看了起来。

        那盘子铺了一块红色的丝锦,上面放了一个银色的小底座,底座上方是一块晶莹剔透仿佛玉质的东西,而那玉身上似乎天生就有七个孔洞。

        若惜看了又看,然后微微一笑,转身朝皇帝拜了下去,“若惜便挑这最后一件吧。”

        大臣们见状都忍不住窃窃私语的议论起来,有的嘲笑若惜没有眼光,有的却说她心计太深,故意以此博得皇上的赏识。

        而人群之中,最为淡定的则是李瑜,对于自己这个嫡女,他现在是半点儿也不敢小看,所以,无论若惜选择这个宝物的动机是什么,他都无条件的相信并且支持若惜。

        更何况,当朝被宣上朝并且被皇上嘉奖赏赐的女子,只有若惜一人,仅凭这一点,便足以令李氏门楣生辉了。

        李瑜站在那里越想越开心,深觉是若惜的娘在天有灵,让若惜一朝清醒过来便声名鹊起。

        而上官非站在队伍最后,目光如蛇一般阴狠的看着李瑜,又看看若惜,袖袍下的双拳紧紧的握了起来。

        就在大家窃窃私语时,皇帝却亲自从龙椅上走了下来,伸手将盘子里的东西拿在手里,问道:“若惜你知道这是什么?”

        若惜闻言淡淡一笑,“若惜只是猜测,实际上也不肯定。”

        “说来听听。”皇帝的兴致似乎十分的浓。

        若惜微微沉吟,便道:“《花镜》第五卷藤蔓类有云,七名芝,生于临谁石崖间,叶有七孔,实坚如石,夜见其光,有解百毒之效,用作药引则更能发挥药效。”

        “荒谬!”若惜刚刚说完,一个声音就在殿宇最后响起,众人齐齐循声望去,只见上官非一脸嘲讽的站了出来。

        他朝皇帝行了一礼后说道:“别的臣不敢说,可是这有关医药方面,臣还是可以说上几句的。”

        皇帝脸色微有不悦,却还是点头道:“讲。”

        上官非这才说道:“七名芝只存在于传说之中,并未出现在任何医书典故里,何况,李姑娘刚才也说了,你是从《花镜》之中看过,众所周知,《花镜》不过是一本花草集合大成,讲述的多是花草植物的习性,里面所提及的七名芝即便存在,又如何得知会否有药用价值?故而臣适才才说荒谬!”

        若惜淡淡然看着上官非,见他挑衅的目光,心中便有些不悦,可又不想在堂上与他撕破脸皮,造成对父亲不好的影响,故而压下心中的话,安然不语。

        哪里知道,若惜的沉默看在上官非的眼里却成了害怕,退缩,他越发得意的朝李瑜望去,咄咄逼人的说道:“看起来,李相的千金虽然恢复神智,却依旧还是有些……呵呵……”

        李瑜闻言脸色一变,上官非这一句话,立刻让大臣们又炸开了锅,大家想起若惜以前那浑浑噩噩的模样,都禁不住议论纷纷起来。

        有位和上官非交好的官员见状,也跟着附和道:“莫非李相家有这传说中的七名芝,故而才如此肯定,说不好李相千金便是服用过这七名芝才恢复了神智的。”

        大家七嘴八舌,越说越起劲,浑然忘记了今日是在朝堂之上。

        若惜看着父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浑身禁不住的颤抖,眉宇间闪过一抹厉色,转头看向上官非,悠悠问道:“上官大人,若惜有医药方面的几个问题也想问问您。”

        “请说。”上官非得意洋洋,甚为自负,心想在这药理方面,谁也考不住他。

        “不知紫竹可是一味药材?”

        “自然。紫竹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热痹,筋骨酸痛,女子闭经,狂犬咬伤等。”

        “那么金合欢呢?”

        “自然也是一味药材。金合欢消痈排脓,收敛止血。主治肺结核,冷性脓肿,风湿关节痛。”

        “碧台莲呢?”

        “这还用问吗?碧台莲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

        “宝珠茉莉?”

        “李小姐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宝珠茉莉入茶入药皆是好的,清热润肺,去肝火明目是最好。”上官非满脸嘲讽的看着若惜。

        若惜见点得也差不多了,便含笑说道:“多谢上官大人指点,既然若惜刚刚说的都是药物,那么,若惜还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


  (https://www.skjwx.cc/a/73266/73266070/60721154.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