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 > 第96章 亮瞎你的狗眼

第96章 亮瞎你的狗眼


“如果把受控核聚变放到尾部,让它直接产生推力呢?”
  这个想法只存在了半秒钟,便被章成铭自己给掐死。
  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存在,不管是核聚变还是核裂变,其产生的能量并不能直接通过空气转换成供飞船飞行的动力能量,虽然可以使用某些物质形成推力,但这种转换方式类似于多重转换,效率低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垚提供的聚变技术并不适合开放式的环境使用。
  它的启动需要一个球形的电流激发装置,以激发反应区里的催化物和氦3,光是这一个要求就注定了这种聚变方式不适合用做发动机的喷口。
  现在情况就卡在这个地方,在几十万公里内,也就是蓝星到月球这样的短距离,采用胶基燃料进行飞行,三天五天的航行时长,大家忍忍也都能挺过去,但是换成是蓝星和火星这样的长程飞行……胶基燃料不是不能用,而是它的成本劣势就凸显出来了。
  要想快就得消耗大量的燃料来进行加速和减速,但液态胶基燃料现在的产能都得跑到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生产,这严重制约了整体的产量和拉高了造价。
  而垚给的另一项引力技术呢?
  就是用氦3作为基础,利用核聚变的应用原理,轰开氦3,或者利用衰变的原理,加速衰变的过程,获得到氦等等一系列后续的同位素,然后用能量击发其中的某些同位素来捕获宇宙中的各种射线、氦毛子以及引力波,对这些引力波、射线产生作用力形成推力或者吸力。
  这技术不是不能用,但目前还存在一个没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一个使用短板。
  技术问题不是如何获得相应的同位素,这部分技术垚是给了,但关键技术是就是如何解决飞船上的核聚变反应堆的散热问题,聚变产生的大量热量,如果没法在太空中散发出去,整个飞船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烤箱,先把里面的人给烤熟,然后再把自己给全部熔毁。
  而使用短板是垚在这个技术上是明显有保留的,它只告诉了章成铭用氦气进行引力诱捕,但没告诉如何提高氦的密度增加作用力。
  用高能的能源引发氦物质产生引力相斥和相吸,1公斤的氦物质产生的力量就是1公斤,当然可以通过更强大的能源来控制这个力量的增倍或者缩减,可这个力量的产生基数,就是来自于你产生引力的氦物质携带多少!
  飞船上携带1公斤氦物质做引力诱捕,那么飞船的力量产生就是以这1公斤氦物质作为倍数来提供作用力。
  那么为了节省能源,能不能多带些氦物质,带个十吨八吨的呢?
  当然可以!
  可问题又来了,氦的密度很低仅次于氢,将它压缩下来,一个罐子里也没多少质量的氦物质,十吨八吨的氦物质,你飞船上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大罐子,里面装着的都是高压缩的氦3!
  而如果再加压,将氦3变成液态呢?
  那就不行了,章成铭已经计算出来,在液态状态下采用引力波诱捕的话,就会……
  BOOM的一下把整艘飞船变成一个瞬间闪亮聚变的小星星!
  所以现在短板就在这里,以气体形态存在的氦物质,它的密度太低导致体积太大,势必挤占了飞船的整体空间;而且这种大罐子还不是能做无限的大,要考虑到使用过程中,衰变射线和轰击过程中罐体内所有氦物质的同步反应,避免出现另外一种可怕的情况发生。
  而再压缩成液态又不行,那么只有传说中的变成固态形态了。
  但是和氢一样,把氦变成固态不仅需要巨大的压力,同时还需要更加恐怖的压力罐进行储存,这明显不利于设备的运作方式。
  只是通过几次和垚的争吵,章成铭已经很确定,垚在这个技术上是不会传授给自己的,这个如何将氦物质变成固态,是垚死守的最后技术底线。
  所以现在就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中间段技术缺失的尴尬处境,导致目前航天飞行器速度快不起来,慢慢飞嘛……那些技术放着用不上又贼特么的馋人。
  瞅了一眼趴在地上装死的垚,章成铭强忍着过去踹它一顿的冲动,有些事情别人不教,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嘛,真当自己和那些跪着的人一样,只懂得求别人施舍吗。
  想到这,章成铭打起精神,开始重新翻看起一份资料。
  这份资料很有意思,是自己在折腾那两种电池的研制时发现的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
  那两种电池的生产在原料和材质要求很低,其实就是目前常见的石墨硅钠锂镍等等原料,但它的核心技术是利用核聚变产生中的射线和控制光速飞行的电子,‘轰’到材料中改变材料对电子的容纳模式。
  说简单点形容,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电子和电荷之间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家基本老死不相往来。
  而这个技术就是用超级暴力的手段,把一个个原本不愿近距离接触的电子电荷一个个的给‘打服’,让它们乖乖的按照人类需求的方式排列在一起。

  而这种‘打服’以及将它们‘轰入’蓄能材料的过程中,章成铭就发现,如果将轰入的过程变成另外一种能量的形式呢?
  就像离子推进器,其原理就是把作为燃料的氙、铋、氩气等物质塞入发动机,其原子核和电子首先在电场的作用下分离,使燃料原子核变成游离的离子,之后进入发动机两片栅格网之间,由其间的静电场加速到较高的速度后喷出。
  过程听起来很复杂,但人类已经实现了如何操作和使用这种技术,能将这些游离的离子以每秒钟10—20公里的速度,甚至更高的速度喷出。
  那么换一种思路,把制作高能电池,引导电子‘轰进’蓄能材料的那四块超导合金改变一下它的应用范围,将一个个纯电子变成和电推发动机一样的喷射物质呢……
  这种喷射速度,可不是每秒钟几十公里,而是每秒钟将近光速的速度!!
  想想就已经令人激动了,如果这个理论能实现,那么飞行器能提高的速度就不是以几公里几十公里的速度来提升了,很有可能会是以百、千甚至以万为计数进行的航行速度。
  很快,初步的计算推算结果便出现在章成铭的面前,其工作原理和应用理论成立。
  既然原理成立,章成铭立刻从实验室隔壁的仓库取来一台用来研究的电推发动机,开始捣鼓如何将这种原理,给运用到飞行器上。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各部门的节奏都稳步向前推进,这是章成铭和国内大佬们都乐于见到的状况,哪怕你国外再怎么泼脏水,再怎么想制裁赛里斯,但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你西方国家泼向赛里斯的脏水还少吗?
  前天说赛里斯没人权,昨天说雇佣童工,今天说盗窃科技,明天说污染环境,后天说危害世界……反正在西方雪肤豚眼里,赛里斯人呼吸都是错的。
  制裁赛里斯的手段还不够多吗?
  不是科技管制,就是科技禁售和合作禁止。
  结果呢?赛里斯是见招拆招,到现在依旧过的好好的。
  赛里斯越是这样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对手就会愈发的焦急。
  圣诞节前几天,灯塔国太空总署的一枚火箭带着一颗神秘的卫星升上了太空,在经过数天的慢慢爬升转移轨道后,这枚卫星点火冲向月球。
  在经过数天的转移和减速后,这枚卫星终于费劲千辛万苦来到了环月轨道上,一进入轨道,它便开启自己体内携带的光学拍摄器材,不断的朝着月球南极附近,一个备受蓝星人关注的地方咔咔咔的拍照。
  没错,它拍摄的地方就是赛里斯人正在月球上搞的那个科考站。
  都说当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的太远。
  早在赛里斯人开启第二次登月行动并开始公布建立科考站,以及在上面铺设各种设备的时候,灯塔白房子和太空总署的人都火急火燎的想知道赛里斯人在什么搞什么事情,弄得那么大的阵仗。
  但是他们再着急也没用,地面的天文台受大气影响,厚厚的大气层在保护着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光学衍射和散射,再加上赛里斯人也清楚天文镜的角度和状态,总是把最关键的东西躲在角落里,南极那个位置造成的视角又小……
  即便是最大、最高倍的光学天文镜,拍摄出来的效果也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一点地表设施而已。
  更坑爹的,是赛里斯人故意用大块大块的柔性太阳翼反射阳光,民间天文爱好者们不懂这些啊,他们用望远镜拍月球时,看到赛里斯人的月球科考基地上亮闪闪的一个点还特别的开心兴奋。
  “我拍到了!我拍到赛里斯人月球上的科考站了!”
  这样的话题在天文网站和各种社交平台上是经常看到,但真正点开进去一看,也就是那么一个小亮点,上面啥都看不清楚。
  可就这样的亮点已经让西方各列强的高层们很头疼了。
  他们遇到这样的帖子是见一个封一个,就是不能让民众知道赛里斯人不仅登月成功,还在上面搞了一个科考站。
  而这些天文爱好者们在反抗中也逐渐明白了高层的想法和手段,他们非常巧妙的改变了关键词,用另外的词语来代替赛里斯、月球、科考站等这些关键字眼。
  这种情况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西方媒体的双标报导,和不要脸的德行,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要脸还做什么媒体。
  大量的太阳翼让普通天文爱好者开心,但是对于想要刺探机密的太空总署这些机构却是气的跳脚,它们也被赛里斯人的太阳翼给整的没脾气。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发射月球探测卫星,试图用卫星近距离的拍摄观察赛里斯人在月球上搞出什么名堂。
  只是现在的灯塔,已经真不是当年的灯塔了。
  脱实向虚的经济,拉胯的国内工业产业链让它发射个探月卫星都变得困难重重。
  在发现赛里斯人的小动作后,灯塔情报部门就联合太空总署准备发射月球卫星前往侦查,但是放眼国内,能做卫星的企业挺多,但做一个靠谱的深空探测卫星却不多。

  好不容易在九月的时候加紧做出来,急巴巴的发射上去后,却因为卫星自身发动机未能点火,导致卫星无法升到月球转移轨道,最终bia叽!
  又掉回到蓝星上!
  没办法,只好急吼吼的继续再造一个,这一来一回就耽误了不少时间,然后等第二个造出来后,火箭又出了问题,不是延期就是频繁报警,最后好不容易火箭没问题了,卫星又特么的出现异常报警!
  没办法,卫星出了问题打个鬼啊,赶紧中止发射,卸燃料,拆下来返厂检查问题,等搞定卫星后又是大半个月过去了,来来回回折腾了许久,这才终于将这枚命运多舛的‘探月’卫星给打上太空。
  但在最终入轨时,卫星还是出现了一些偏差,发动机关闭时间晚了这么几秒,导致环月轨道不仅偏离了原预定的最佳轨道,还导致卫星的飞行速度减速过多。
  都知道环绕飞行的卫星如果速度不够快,那么它就会被行星的重力给拉到地面上,这种时候又得消耗燃料将它重新加速到环绕速度,可问题又来了……
  这颗卫星是仓促生产出来的,燃料罐使用的是以前留下来的老产品,老存货压根没那么大的容积,再加上又在蓝星的转移轨道上爬了那么多次,携带的燃料早都用得差不多了……现在又减速多了那么七八秒,正好消耗完它携带的燃料……
  没办法,太空总署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好歹也至少已经在环月轨道上了,便操控着卫星,让其在最后坠毁前,赶紧多拍点画面传回来。
  现在,这枚卫星终于完成了它的实名,在坠毁之前,成功的将这批照片资料成功的给发回到蓝星。
  现在摆在睡王,以及太空总署署长约瑟夫,和情报高级官员赛文面前的,就是刚刚收到的照片。
  照片不算太清晰,但总好过几十万公里外拍摄的效果。
  照片上能明显的看出,赛里斯人在那个熔岩管外面,已经架起了数个金属塔架。
  每个塔架上,都安放着三对柔性太阳能翼板,从目测尺寸和长宽比上看,一眼就能认出来,这玩意和赛里斯人空间站使用的是同款产品,发电效率不仅高,而且还轻薄好用,月夜的时候它会收缩起来只有一本书的厚度,月昼时便呼啦啦的展开几十米的长度。
  再加上重量轻,使得那个金属塔架明显是铝制品,但却依旧轻松的支撑起六块巨大的太阳能翼板。
  稍稍数一下,一个塔架上就有六块巨大的电池翼,现场这样的塔架足足有六个……
  尼玛,赛里斯人是打算在月球上搞电烤炉吗?!用得着那么大的耗电功率!!
  六个大型太阳能阵已经够抢眼球的了,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将视线转到照片其它地方,在远处,还有一个正在建设的环形物体也很抢眼球,旁边两台看似很‘邪恶’的东西正挥舞着它们的‘爪子’,一个正似乎在中间已经平整硬化的地面旁边建设塔状物体,而另外一个正在往旁边垒筑月壤,其中一边已经成型了,看样子就知道是在给这个场地建设防气流喷溅的护墙。
  而在这片场地的不远处,地面上明显有着多个被大功率反推发动机吹出来的月坑,粗略的数一数……
  光有明显阴影的大号坑都有十几个,更不用说那上百个灵星的小黑点坑……
  除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坑之外,还有一艘赛里斯人刚刚公布没多久的云鹮级运输机正停放在不远处,另一架很‘邪恶’的家伙正伸着长长的主机械臂正在从它背部的临时对接口那里接送着什么……
  而在这两块区域的中间,是赛里斯人公布正在建设的那个熔岩管。
  从照片上看过去,卫星正好从斜侧面拍摄到了熔岩管的出入口。
  赛里斯人在这个像小山脉一样的熔岩管的侧面炸开了一个黑洞洞的出入口,大量机械和物资堆放在洞口旁边,看来是准备对这个洞口进行改造,使其变成一个可供人员和设备进出的气闸出入口。
  而那些发电塔,延伸过来一条条粗大的输电缆线,以及远处起降区反复碾压形成的车辙……都连接到这里,说明这里就是赛里斯科考站的核心区。
  看到这,睡王心中暗自感叹了一下,都说赛里斯人是基建狂魔,如果给蓝星上的所有人看到这些照片,哪怕是对赛里斯人有最深成见的人,也不得不服赛里斯人建设的速度。哪怕是以灯塔最辉煌的时期,也做不到赛里斯人现在这个程度,短短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已经在上面建成了这样的规模。
  当然睡王并不知道,实际上这个速度已经被很多人吐槽慢了,因为这个建设计划是被临时硬生生的给提前的,很多设备、器材甚至人员都是临时拉上去的。
  如果给航天局、星海再多一年的准备,半年的施工时间基本已经拉横幅放鞭炮:
  “热烈庆祝月球科考站封顶大吉!”
  但这些都不是睡王和这些人关注的重点,他们所有人最终的重点,是在距离这个正在建设的科考站不远处,有一排神秘的机械,似乎正‘摆放’在月球地表上。

  这些机械设备很怪异,它们似乎由多个节这样连接起来,远远的望过去就像短号的火车。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火车’的脑袋似乎是铲在地里的。
  没错,斜角的脑袋让它们似乎就像从土里长出来的那样。
  但更奇怪的是它们的尾部,在它们的尾部,明显有一条被翻动后的痕迹,这些月壤的颜色和光照色彩以及阴影明显与普通的月壤不同,它们更像是灯塔国的农场主们,用机械爬犁机翻耕过的土地!
  “这些是什么?”
  看到这一幕的睡王眼睛不由自主的瞪大了,前面的那些东西如果说是给人震撼的话,那么现在看到的这个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是能让他们这些人感到惊恐的东西!
  回答睡王的是太空总署署长约瑟夫,他有些难堪的指着那几张特别放大后的特写照片说道:
  “总统先生,虽然我不想这么说,但是据我们所有工程师猜测,这些东西,不会是赛里斯人打算在月球上种菜的犁田工具,能让赛里斯人千里迢迢的运送这些设备到月球上挖土……”
  “除了他们在收集氦3之外,我们想不出其它任何一个理由!”
  ……………………
  而令白房子里的人意想不到的,当他们还在为看到照片上的东西震惊时,他们那枚探测卫星一进入环月轨道,便有另外“一双眼睛”一直盯着它,它的一举一动,都在“这双眼睛”的严密观察下。
  “好可惜,不能把它打瞎……”
  环月空间站上,值岗的航天员看着屏幕上的那个亮点撇着嘴,有些不爽的摆弄着旁边某个手柄,而那个手柄正操控着一个十字架状的东西在屏幕上晃悠着。
  执勤的副指令长瞅了一眼屏幕,看到对方的飞行轨迹不会对底下的科考站造成威胁后也没再理会它,只是看着洞拐总有意无意的想把那个十字架往对方身上套,便提醒着。
  “没事别老怼着它,人家的雷达告警系统也不是摆设。”
  雷达告警系统是个很基础普遍的技术应用,无外乎就是在自家飞机、设备上安装上接收雷达波的感应器,对方雷达在做普通扫描时,就像一个用弹弓打老鼠的人在黑夜中用手电筒到处照射找老鼠,一旦电筒光发现目标,就会把手电筒的光柱长时间的对准这只老鼠,供自己的弹弓精确瞄准;雷达告警系统就是通过这个原理来判断自己是不是被锁定。
  副指令长的提醒是让洞拐不要乱照乱锁定对方,以免对方有所警觉。
  只是洞拐挥挥手,毫不担心的说到:
  “放心了,我没开火控雷达,我现在就是纯手动操作,难得有一个这么好的练习目标不多练一下那不是亏大了!”
  见洞拐这样说,副指令长这才放下心来,眼睛瞟了一眼环月空间站的外面,那里……
  就是洞拐现在正在操作的东西!


  (https://www.skjwx.cc/a/28181/28181618/15151421.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