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小青梅[八零] > 第73章 第73章

第73章 第73章


糖果厂的合作和制衣厂的不太相同。

        制衣厂单纯想饭钱便宜些,糖果厂则是要个位置卖糖。

        糖果卖给食堂,食堂再卖出去。

        不会白占食堂便宜,糖果厂会买饭票,按一荤一素原价买。

        沈立秋和陶会计两人对视一眼,沈立秋委婉拒绝了糖果厂的合作,换成另外一个建议。

        如果糖果厂看上的是她们食堂客人,她身为领导,可以做主把食堂门外的位置租给她们,食堂里头地方小,实在没地方卖糖。

        别说几斤糖不占地方,如果只是卖几斤糖,糖果厂领导实在没必要专程过来说。

        食堂不做善事,要挣钱营生。

        他们卖糖给食堂,食堂就是客人,客人不愿意买,需要说服客人买。

        显然,站在客人角度的沈立秋并没有被他们的话说服。

        食堂是卖吃的地方,但也不是什么吃的都卖。

        没位置,也没人手卖糖,怎么想都是亏本买卖。

        糖果厂领导听到租摊位给他们,还是食堂门外的位置,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如今工厂都不好混,时刻面临倒闭危险,制衣厂好说,省城居民生活条件总体算好,衣食住行,衣少不了,她们很难倒下,糖果厂的话……真不好说。

        沈立秋见他们不说话,接着讲:“你们是原厂家,如果糖和百货大楼供销社卖的品质一样,自己支个摊子,价格再低点,肯定有客人愿意来买。

        我们食堂不承接喜宴,但你们可以打个喜糖的名头,在食堂门外卖糖,支个大牌子,总会有家中要办喜事的客人在食堂吃饭,看见大牌子走过来打听。

        最近两天是比较冷,我们这里的冬天不会一直这么冷的,嗯,陶姐,这么办吧,我们在食堂门口搞个能挡雨遮阳的摊位,要是有厂家单位看上,租出去好了。”

        糖给人印象是小孩子爱吃,沈立秋在县城家里的时候就很爱糖,缺糖所以爱糖,如今生活水平好起来,买零嘴都不会把糖考虑进去,东哥远行她才想着买包糖。

        个人需要买大量的糖,差不多是结婚喜宴、乔迁宴、满月酒之类的喜事,家有喜事的客人是大客人,把买多少斤糖送多少糖的优惠加粗写在牌子上,不是正好叫他们看见。

        新建摊位她计划用砖头水泥砌,更加稳固。

        真要砌,需要提前和房东商量,房东答应就好,房东不答应,她能想办法说到答应。

        承诺搬走的时候敲掉摊位。

        不碍事的话,没必要敲掉,能当停车位,不怕自行车雨打日晒了。

        糖果厂领导是冲着让食堂成为固定客户目的过来的,食堂领导拒绝,还给他们出了另外一个主意。

        另外一个主意完全在他们意料之外,摊位也没建成,只能让食堂领导先等等,他们要回去好好商量,争取三天内给结果。

        沈立秋:“如果你们想租摊位,我们正好有专业的主食师傅,会做各类点心,能给你们的糖果提点意见,丰富糖果种类。

        老几样容易腻味,多几样能吸引只买几颗糖尝尝味道的零散客人,别瞧不起散客,我们食堂主要做的就是散客生意,积少成多。”

        三个领导要离开,陶会计送他们出门,把人送走之后,坐回刚才坐的位置:“这合作是想从我们身上谋利,幸好领导你拒绝了,我真怕你答应下来,卖水果就够了,还卖糖果。”

        沈立秋:“要不是心眼多,真觉得和糖果厂合作是件好事。”

        她真心不想买来糖果再卖出去,图什么呢?

        陶会计:“建摊位的事情呢?是不是该多建几个,摊位租出去没多少损失,还有笔收入,即使不是很高。”

        “建两个,一个租出去,一个我们自己用,在门两边好了,不能建太多,建太多,门口要成市集了,会妨碍吃饭客人进来,我们自己的摊位,直接卖水果好了,以后还有什么节日再另外说。”

        水果移到门外卖,门外空间足,能再增加几种水果。

        糖果厂要不要合作另说,沈立秋真把建摊位的事情放在考虑范围内了,和陶会计商量几句后,回后厨烧火。

        她把合作的事情告诉杨东,杨东听了:“立秋你的想法没错,还是别在食堂卖糖了,食堂再空出位置卖糖,不知道多挤。

        金满河他们不是做建筑的,我之前看见他们在另外一块地方建房子,离得不是很远,他来吃饭的话,叫小姜或者小赵提几句,建摊位还是挺简单的。”

        “是的,找金满河再合适不过。”之前建厨房不懂行情,如今建摊位,可以问问懂行的,还能便宜点。

        他们两人说话的时候,后厨没在炒菜,又没避开做菜师傅说话,做菜的邹师傅听了,憋到夫妻两人说完才开口:“我家闺女小子爱吃糖,领导,我们和糖果厂合作了,能有免费糖吃吗?不免费的话,总能便宜些吧。”

        没等沈立秋说话,杨东先开口:“邹师傅,你家孩子最小的也有十五岁了,掉牙齿后不会再长出新牙,你得管着他们吃糖,不能天天吃,天天吃会蛀牙,还会牙疼,牙齿烂掉疼到必须拔,年纪轻轻用假牙多不好。”

        在食堂待久了,大家家里的情况都不是秘密,杨东最清楚的是几个师傅的,他们几个孩子,都几岁,全知道。

        邹师傅没头疼,沈立秋已经头疼了,先回答邹师傅的话:“可能会送我们免费糖,如果大家想买的话,我去给大家谈个折扣。”

        “领导,明早我能和老章老云说吗?不是要他们想糖果种类。”他提前去笑话他们。

        他们四个师傅各有分工任务,领导不是只为难主食师傅,做菜的也为难,总要创新,不是新做菜品,是要把别的菜系菜色搬来,不能总是那么几样。

        每周卖得最不好的菜要删掉,下周换成新的菜,他和老云专门买了本菜谱,研究下次该换成哪样新菜。

        早饭主食却是没一周换掉一道菜的规矩,主食和做菜师傅之间互相打趣笑话的情况早就存在了。

        沈立秋:“可以说,不过不是一定合作,想糖果种类不麻烦,该愁的不是主食师傅,是糖果厂,他们才是做糖果的,要我想,我自己都能想出几样,糖果厂不合作的话,或许制衣厂会考虑租摊位。”

        制衣厂领导下午充当介绍人,话说的并不多,听到摊位的时候,插过两句话。

        她听出她对摊位心动了。

        杨东:“食堂门外卖衣服挺奇怪的,再说制衣厂应该挺忙吧,单子多,没空时间来摆摊。”

        沈立秋:“现在个人做生意的多了,不归上头管,自负盈亏,各种厂家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抓住任何一个赚钱机会总是没错的。”

        邹师傅乐观:“无论和谁合作,都能拿到便宜。”

        沈立秋不反对邹师傅的话,她总不能让别人占了食堂的便宜。

        说完糖果厂的事情,沈立秋又恢复成有气无力的模样。

        到了吃饭时间,赶紧和杨东一起去食堂吃饭。

        吃完晚饭回到家里,她已经是有气无力、气若游丝的状态。

        去洗漱还要杨东扶着。

        洗漱结束马上倒进被子的怀抱,今天没让她家东哥暖被窝,无论多冷,她只想睡觉。

        杨东觉得这个点睡觉,凌晨两三点钟就会醒来,她犯困,他总不能一直不让她睡觉。

        他也有睡意,还没困到立秋这样倒床就睡的程度。

        他还是按以前正常时间睡觉,睡前想想摊子的事情。

        如果摊子真租给糖果厂,要怎么叫立秋少吃几颗糖。

        立秋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糖,太大颗吃不完的糖,会重新用糖纸裹起来带回家继续吃。

        他的零用钱,大多给她买糖买肉吃了。

        他知道糖吃多不好,所以会控制送糖的数量和间隔天数,觉得立秋或许该馋糖了,就给她买几颗。

        别说立秋已经是大人,不用连吃糖这种小事都管。

        立秋的自制力他实在不敢再信,不管她的话,一盘糖放在办公桌上,她能吃一天不停嘴。

        他只是不在家一周,家里就有那么多头发,她的睡眠时间也混乱了,这样的自制力,谁能信她?

        杨东假期结束回单位上班,沈立秋过了两天凌晨两三点醒来的日子,总算将作息调正常。

        糖果厂领导再来的时候,拿了一大包水果糖,水果糖是送食堂的,他们答应租摊位的事情。

        沈立秋并不意外,礼尚往来,送了糖果厂五十张一荤一素饭票。

        糖果厂的人走了,她亲自抱着一大包水果糖送员工。

        每个员工抓两把,所有员工都送完了,还剩下半包。

        半包依旧很多,她分了两斤糖放在收银位置,叫小赵小姜送给今天的客人。

        小姜不在,她的糖由小赵保管,送每个客人两颗糖,送完为止的事情,也由小赵在换班的时候转达。

        小赵在食堂待了一段时间,早就习惯领导出手阔绰的事情。

        两斤糖说送就送,不愧是她们领导。

        “以后每天都有糖送吗?”

        晚饭待在岗位上的小姜回答客人:“不是的,今天比较特殊,我们食堂和糖果厂合作,以后食堂大门旁会设一个糖果摊子,糖果厂送食堂一包糖,领导做主把糖送给今天来吃饭的客人,送完为止,糖已经见底了。”

        小赵告诉小姜,和糖果厂的合作能透露给客人,领导说是给糖果摊子提前宣传一波。

        客人也是稀奇,卖糖都卖到食堂门口了。

        小姜:“合作也是好事,糖果厂直卖的糖比百货大楼便宜,家里有喜事的话,最适合在他们这里买,量多又便宜,我家亲戚有喜事,我让他们以后都在食堂外边的糖果摊子买。”

        今天一天都在帮糖果厂做宣传,效果还成,有几个客人问什么时候能开始摆摊子。

        不能确定具体日子,还要些时间。

        食堂已经联系过金满河,金满河说没问题,给食堂建摊位是好差事,很多工人抢着去。

        谁叫不光有钱,还包饭。

        派谁去要看金满河,他们手头有工程,有些比较闲的能派去,忙的就不能去了。

        糖果厂没那么急,沈立秋也不急,叫他们安排好了再说。

        “嘴里含着糖?”杨东下班,端着晚饭来办公室,注意到沈立秋的嘴。

        明显含糖了。

        “我今天只吃了三颗糖,东哥放心吧,我还是更喜欢牛轧糖这种能咬碎的,水果糖太硬了,不敢咬。”

        看她表情,杨东知道她说的是真话:“那种能轻易咬碎的糖比水果糖更可怕。”

        “遵命,我以后一定少吃。”

        作者有话说:

        按时间线,市场经济主要在九十年代实行,这会儿还是计划经济为主。

        八十年代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均存在,我所有的架空八十年代文,都把市场经济时间线提前了,小天使们别介意。


  (https://www.skjwx.cc/a/27629/27629683/9393343.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