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小青梅[八零] > 第117章 第117章

第117章 第117章


他们夫妻一唱一和,也没把孔永英堵得哑口无言,孔永英话多得不行,从他当着杨东的面说出问过的话开始,就知道他不在乎面子,也不在乎杨东是否生气。

        他太了解杨哥了,杨哥真不会因为这种小事生气,尤其嫂子还在身边,更不敢对他发脾气是吧。

        杨哥一看就怕老婆。

        他真看走眼了,沈立秋比较怕老公才对。

        联想到他的弟弟孔永义,沈立秋觉得珺珺喜欢稍微安静些的弟弟不是没有道理。

        家里两个人都话多,谁能受得住?吵架都不服输,要吵个一整天。

        和孔永英聊天的时候,杨东一直盯着时间,眼见到了可以吃饭的时间,打断孔永英的话,让他去吃晚饭,沈立秋适时开口晚上他们请客,叫他随便点。

        能吃得下就点,不用考虑价钱。

        夫妻两人在孔永英背过身要去办公室外面的时候,对视十秒,对视以沈立秋摇头结束,她挽着杨东的手臂,跟着已经走到门外的孔永英。

        刚才无声的交流是杨东问沈立秋要不要在办公室吃,沈立秋摇头表示不要,还是跟孔永英一起吃,这时候待在办公室吃太刻意了。

        晚饭不出意外,三人坐在一起吃,孔永英压根不觉得打扰到他们夫妻。

        吃完晚饭,杨东不给他继续打扰的机会,说要回家休息了,叫他也尽早回家,晚上早点睡,明天要上班,别因为放一天假心就野了。

        杨东说孔永英的话,叫沈立秋非常同情孔永英。

        她日常被东哥说,还没到说孔永英的程度,要是东哥天天如此念叨她,他已经不是她的老公,是她的老师,老爸老妈都不这样说她。

        孔永英成功被说走,他们夫妻回到家后,杨东就说后悔了,应该再让她拖会儿,算着晚饭时间再去理发。

        那时候肯定不会遇到孔永英。

        沈立秋:“东哥,你怎么说话的,什么让我拖会儿?遇到孔永英是我的错喽?

        要我说还是你的错,要不是你坚持让我去,今天就不会遇见他,遇见也没事,开始很尴尬,后悔出来,后面感觉还不错,和他聊天特别有成就感,他崇拜的语气让我觉得我这些年的辛苦并没有白费。”

        孔永英夸奖的语气叫她快飘起来了,原来她这么厉害?

        她真不觉得自己厉害,在食堂有地位,出了食堂什么也不是,就一普通人。

        杨东:“没我出声打断,不知道要聊到什么时候,你喜欢听夸奖,我来夸你。”

        “别了,你还是让我安静躺床上休息吧,你的夸奖全是违心话,表情也不会有半点崇拜。”她很肯定,东哥面无表情夸着夸着,不久就要开始数落她懒。

        杨东:“可以用佩服,我很佩服你,如果你早上不赖床,洗澡不拖延,不会整天捧着电视和小人书看,我就崇拜你。”

        沈立秋催他洗澡:“我不要你的崇拜了,你的崇拜附加条件太多,还是孔永英的崇拜比较单纯,东哥,你快去洗澡,我接在你后面洗,我总觉得师傅给我剪得比我想象中要短,我头轻了好多。”

        没想到有天会轮到她催东哥洗澡。

        杨东去准备洗澡的换洗衣服:“是比我们想的要短,还把头发收走了。”

        “可恶,收走我头发也没给我减理发钱,以后不去了,以后在家你给我剪,不要钱。”

        “嗯,还是我给你剪吧。”立秋接下来一年都不用剪头发,以后交给他好了,这次体验不好,立秋头发多,剪多久头发,遇到熟人就要尴尬多久。

        十月十五号旧食堂关门,全员整理搬家去新食堂。

        十六号当天,三个员工去新食堂打扫卫生,剩下的留在旧食堂整理搬家。

        接下来旧食堂不再开火,大家三餐自行在家解决,统一早上九点来搬家,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休息,下午六点下班回家。

        十六号正好是休息日,杨东过来整理办公室。

        “立秋,这几张纸写的数字有什么含义吗?有用的话我给你放到箱子里,没用就和杂书一起放到编织袋里。”杨东翻出几张纸。

        沈立秋正在收小床上的被子,听到杨东说纸,去看看是什么纸:“现在没用了,我自己都不记得什么意思,当时应该是为了方便记住临时找纸记下来的。”

        她让东哥帮她收拾抽屉办公桌,很放心他收拾,东哥细心,没用的东西会帮她扔掉,她自己只会一股脑倒进编织袋。

        今天这样的日子,大懒人沈立秋难得勤快起来,知道自己收被子了。

        被子重是重点,比小物件好收拾,两年过去,她抽屉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她懒得去整理小物件,交给东哥整理。

        杨东确认纸没用,放到编织袋里:“没写几个字,还能用的,等到新办公室我会拿出来订在一起,你当草稿纸用。”

        “好的。”沈立秋继续收拾床。

        杨东把没写过多少字的废纸全整理出来后,开始整理钱,问过立秋抽屉里的钱是她自己的还是食堂的,立秋说是她自己的,随手放进去,食堂的钱由会计管着。

        有纸币有硬币,杨东把钱全都找到归在一起,数了总数:“居然是三十几块钱,立秋,你都不知道你放多少钱在里面?”

        三十块钱真的很多了。

        “居然有三十几?我也不经常花钱……两年时间也不算很多,东哥,全给你了,我暂时用不着。”

        她身上最多的就是钱了,钱放在家里,有现金有存折,抽屉里的钱送给东哥了。

        杨东接受立秋赠予的三十几块钱,立秋没多少花钱的机会,每个月又有大笔工资入账,现在存下来的钱都能再买套房子了。

        他将钱放好,接着整理抽屉,立秋的办公桌够他整理一个上午。

        前面三天都是整理,第四天开始搬运,租了小货车,要好几趟才能搬完。

        到新食堂整理又要两三天,忙完搬家都是一周以后的事情。

        一周后要招工以及商量定价,还有乔迁宴。

        乔迁宴用新鲜的自助方式,菜摆在不同桌子上,大家自己走路选菜,随喜好挑选菜色,挑好找空位置开始吃。

        乔迁宴发请帖,除了发给亲戚,还会发给老客人,老客人是员工们都眼熟的老客人,孔永英也发,到时候让东哥递张请帖。

        食堂的老客人,又知道住哪的就十几二十个,最多的还是亲戚家人,她规定食堂每个员工都能再叫上五个亲戚家人来吃饭,爸妈兄弟姐妹加起来还凑不够五个人的,可以找亲戚来吃,不是必须凑够。

        要是有员工家人不止五个,包括孙子孙女的,如果别的员工愿意让名额也成。

        她已经说过乔迁宴的事情,乔迁宴上会发小礼袋,每个员工拿六个,就算有员工让出名额,也只是吃饭名额让出去,六个小礼袋还是属于让名额的员工,不会给别人。

        已经统计过名单,没人让名额。

        员工请帖是六人一张,一张请帖写包括员工本人在内六个家人亲戚的身份,不用留下名字。

        苏采菊和死去的丈夫都不是本地人,在省城举目无亲,只有两个孩子,她也写了六个人,不是自己的亲戚家人,是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婆婶大姐,都是现在还有联系的好心人。

        乔迁宴摆在食堂一楼,大家可以选择在一楼吃,也可以上去二楼,几百号人自助形式,员工们换班工作,务必让每个员工都能吃上乔迁宴。

        将床上的东西收拾好,沈立秋累了,躺在没有任何东西的木板床上休息。

        东哥问她某些小物件有没有用,她坐起来看看是什么,回答个问题后又躺回去。

        搬家真累。

        杨东并不介意她躺着休息不干活,让立秋整理,越整理越乱,不如他自己来,她只会一股脑倒进编织袋里,去新办公室原样倒回去。

        一整天收拾下来,杨东总算把沈立秋办公室整理好。

        办公室整理好,他去看看大家的进度,立秋在搬家的时候不上心,只能他上心了。

        “立秋,厨具餐具已经收好,桌椅也全部放在一起了。”杨东回来汇报进度。

        “已经收好了?收了好几个篓子吧。”沈立秋坐起来,该吃晚饭了。

        杨东:“我没仔细数,至少十个,篓子有大有小。”

        “十个篓子已经能让小货车开一趟了,我们先去吃饭吧,今天回家吃什么?我想吃路边炸串了。”

        “别想,吃我做的青菜鸡蛋挂面。”杨东已经定好晚饭吃什么了。

        沈立秋听到鸡蛋挂面也不失望:“东哥,你把我放在路边炸串摊上,你先回家,我买几串炸串自己走回家,青菜鸡蛋挂面最配炸串了,今天晚上难得不用学习,你就满足我的口腹之欲好不好呀。”

        为了吃炸串,沈立秋什么话都说出来了。

        杨东最后还是载着她到路边摊了,他没立刻回家,等她买完再一起回去。

        等炸串的时候,杨东说起办公室整理好的行李:“立秋,办公室里的东西我都贴上纸条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箱子写着轻拿轻放,等货车过来搬东西,你让搬家的人小心几个箱子。”

        等到下个休息日,食堂早已经搬完,所以杨东趁着今天放假,把属于立秋的办公室整理收拾好,别的地方不用他管。

        办公室收拾完不能完全放心,有立秋在,永远没办法放心,他要上班没办法盯着,只能交代立秋。

        沈立秋:“我知道的,我交代过大家,东西要轻拿轻放,搬过去必须有人在后面看着,防止车子开得过快了,东西倒成一片,桌椅除外,搬桌椅的话,人在后面很危险。”

        新食堂离得不远,东西实在太多才必须用到小货车,既然都用到小货车了,就不能为了节省空间把所有东西挤在一起。

        要原模原样送到新食堂。

        “全部搬完也要再仔细检查几遍旧食堂,别有遗漏。”

        买完炸串回到家里,杨东才说起家电的事情:“立秋,电风扇没办法带走就算了,冰柜冰箱别的家电一定要全搬走,电视机我找不到能装它的箱子,放在编织袋里又怕哪个人没注意不小心砸坏它……我总觉得旧食堂会被别人租去开食堂。”

        旧食堂被立秋经营得非常成功,那片已经是个热闹的地方,厂房领导应该找到下个租户了。

        沈立秋:“暂时不用担心竞争对手,我之前建议过房东,如果他们依旧不打算用这个工厂,可以划成几小块地方租出去,门口还有两个摊位可以租。

        房东之前说会考虑,最近告诉我以后租出去当菜市场,还是按我说的分区域租,我说菜市场利润不够,建议房东可以让几个做吃食生意的店家来,后面还有现成的厨房,哪家有钱,哪家就租整个厨房,一共两个厨房,我们不会把厨房砸掉。

        房东说做吃食没有当菜市场实惠,我的食堂已经包下附近的吃食生意,有闲钱在外面吃,为什么不在我们家吃,菜市场更方便,做吃食生意感觉是在做赔钱生意。”

        杨东:“立秋,你也太自信了,还劝房东做吃食生意,幸好房东头脑清醒没被你糊弄过去。”

        房东没想错,大多数人家还是会选择在家里做饭。

        “我哪是糊弄,我是真诚建议,你看我表情,多真诚。”

        杨东真去看沈立秋脸上的表情,得出结论:“一点不真诚。”

        “来吃炸串吧,再不吃就凉了。”沈立秋开始吃炸串。

        “不是说配青菜鸡蛋面吗?”

        沈立秋:“原本想的是你回家煮面条,等我买完炸串回来面条就煮好了,现在没有面条只有炸串,炸串还是趁热吃好吃。”

        杨东也吃起炸串:“立秋,后面两个厨房怎么说?”

        食堂自建了大门前两个摊位和后面两个厨房,别的房子全是租的。

        “房东说后面两个厨房也试试租出去,租不出去可能会砸掉。”不做吃食生意,两个厨房没半点用处。

        “砸掉怪可惜的,只有厨房,也没什么人会租,只能砸掉。”杨东都有感情了,他去食堂厨房的次数并不少。

        沈立秋看他表情忧伤:“东哥,搬到新食堂后,你别骑车骑到现在的地方了。”

        她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叫他忘记难过。

        东哥对租房有感情,她没有,她血很冷,租来的地方没法叫她产生别离的难过情绪。

        “我不会骑错,你放心好了,新食堂的路我也熟,你吃完半串了,我们换着吃,吃完我就去煮面条。”

        他们只买了两串炸串,一个炸肉串,一个炸年糕,沈立秋最先吃的是肉串,看见东哥年糕只咬了两口,换过他的年糕,抓紧多咬几口,年糕真要趁热吃。

        看着立秋的吃相,萦绕在杨东心头的别离情绪消散,他叫她慢点吃,年糕不好消化,到嘴里要多嚼几下。

        “唔唔我知唔……”沈立秋吃着年糕,口齿不清道。

        等她吃完年糕,杨东的炸肉串也没吃完,见她眼睛盯着肉串,他把肉串给她:“又要吃不下晚饭。”

        “能吃得下,东哥放心好了。”沈立秋吃炸肉串,杨东去做晚饭。

        不得不说有了绿植,新食堂白天看起来好看不少。

        搬进新食堂,大家都在忙里忙外,就沈立秋慢吞吞收拾东西,把要用的东西拿出来,别的等东哥休息日帮她收拾。

        员工们搬家期间也算工作,发工资的,既然是工作,效率都很高,完全不用领导催促,两天时间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了。

        离上班还有一周时间,忙完搬家,大家都闲得慌了。

        以前食堂营业,上班的时候忙并快乐着,现在呢,闲得慌,想找事情做,想到找领导问能不能提前开始营业。

        开过两次会议,营业开门时间已经改成11月1号,不能再提前了,大家实在闲,沈立秋开始着手培训二楼做小炒的大姐。

        汤类的阿姨婶子对工作很熟悉,不用专门培训了,需要培训炒类的,这里的炒类和一楼的炒类不同,一楼是大分量,很多时候是蒸出来的,并不是炒,二楼是现场炒。

        炒类摊子有两个,各种炒类都没重合,另外二楼还有卖凉拌菜、熟食、卤味,一楼的凉拌菜都已经拌好了,二楼让客人自己挑选。

        沈立秋最开始做的生意就是凉拌菜,大家自由选择各种食材分量,后来开食堂,这个自由挑选实在没效率,食堂提前拌好拿出来卖,现在地方大了,能重新自由挑选,爱吃哪样给放哪样,葱末蒜泥香菜辣椒,全按个人口味调放。

        “炒粉油放多了,下次可以少放点油。”沈立秋拿了口小碗试吃,得出油太多的结论,这会儿食堂员工都在二楼。

        她选的培训是炒粉培训,把炒粉炒会了,炒面炒饭基本不会出问题。

        她尝过以后,说起食堂招工的事情:“后天上午九点开始招工,大家可以让自己的亲戚来食堂面试,我这个人还算大方,但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不允许爱耍滑爱占小便宜的人来食堂工作……

        不是说人来了就有工作,还得过我和会计这关,打菜五名,清洁一名,出纳一名,只有几个位置,相信招工信息贴出去,很多人会来应聘,我这个人公私分明,不会因为是亲戚就连带责任把介绍人一起赶走,大家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楼全是有打菜经验的阿姨大姐,新来的先在一楼做一阵子。

        明天开定价会议,全员参加,食堂定价不是需要掩藏的秘密,给客人看也要给自家员工看,自家员工不光要看,还要背熟。

        东哥明天放假,正好一起来参加会议。

        大概事情说完,沈立秋让两个做炒类的大姐再练练手,自己回办公室休息。

        定价会议明天下午开,明天上午要跟糖果厂的领导协商摊位租金价格,现在肯定不能按以前的价格租,他们既然想继续租下去,说明之前就有赚头,不能让他们把价格压低。

        她后来都生出后悔的想法,不想租出去了,做自己家的生意不香吗?

        答应下来的话也不能反悔了,只能和人家坐下来好好谈谈。

        “杨哥,食堂真要等到十一月一号开门?现在应该搬好了吧,都一周过去了。”没有食堂的日子,孔永英嘴巴都快淡出鸟来了。

        食堂关门以后,他去单位食堂吃饭,单位食堂真的太淡了,没滋没味,只吃了一次,他就不想去了,自己跑附近吃小饭馆。

        去几个小饭馆吃饭的经验告诉他,客人少是有道理的,毕竟味道不咋样。

        食堂关门一周,他有饿了一周的错觉,总觉得新食堂开门,他看见什么都想吃。

        杨东:“千真万确,不是骗你,十一月一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新食堂早晨六点就开门了。”

        旧食堂早晨六点半才开门,新食堂提早半个小时,对食堂工作人员来说提早半个钟头是折磨,对客人来说是好事。

        孔永英并不觉得是好消息:“我六点钟起不来。”

        “起不来也没关系,反正一号门开着,不用担心。”

        “乔迁宴呢,乔迁宴30号晚上能提前去吗?”孔永英已经收到杨东的口头邀请了。

        “下午四点,时间已经够早了,再早下去你是要到场吃午饭吗?你准时到就好了,不用怕没有位置,大家挑自己喜欢的吃,挑好自己找位置坐下来。

        一轮吃不饱可以吃第二轮,千万不要吃撑了,每个人可以带个饭盒,装一个饭盒的食物带回家是被允许的,到时候还有水果和糕点,水果就算了,你能吃得起,糕点仔细想想,如果选糕点的话,不要放肉菜了。”

        乔迁宴当天会准备很多食物,立秋也怕浪费,允许带饭盒去。

        孔永英眼睛闪着亮光:“东哥,你们开始卖糕点了吗?”

        “不卖,糕点是外面买来的,保证好吃,都是立秋喜欢吃的。”他永远相信立秋的口味。

        “那我肯定选肉,谁要糕点,我拿个大点的饭盒装肉,我爸妈和永义能来吗?”

        “你爸妈能来,永义也能来,永义算我表妹这边的人,你的请帖我让人写上你的父母,当成三人请帖。”孔永英父母来得不如孔永英勤快,如果表妹和他们家弟弟孔永义结婚,岑家和孔家结为亲家,也算和他们沾亲带故了。

        孔永英已经知道弟弟和杨哥表妹在一起,杨哥装做才知道,加上弟弟不爱说自己的事情,他还真相信了,总说弟弟真是沾表妹的光了,不花钱吃食堂,他真的羡慕不来。

        杨东没想到他的注意点居然在吃饭上,孔永义只要跟岑珺在一起吃饭,真不用付钱,他独自一个人还是要付钱的。

        说起乔迁宴请表妹一家,舅妈绝对会来,舅舅可能会来,孔家爸妈来的话,所以……

        “真要在乔迁宴上见家长吗?我表妹一家人都会来,乔迁宴上见面会不会太草率了。”想通这点,杨东觉得孔永义不能算表妹这边了,要算在孔家,到时候写个四人请帖。

        他能看出舅舅不喜参加人非常多的宴会,如果在这种地方遇到未来亲家……他已经不知如何形容那个场面了。

        “草率了,我怎么没想到老板会请亲戚的事情,这可怎么办,能免费吃食堂的饭,机会难得,我爸妈不来,我可惜,他们也可惜。”他爸妈每个休息日都会过来吃饭,对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

        “食堂二楼有包间,我回去问问立秋,明天正好是休息日,舅妈可能会来食堂,我们到时候问问她的意见,她不同意这么早见面,你就歇了叫爸妈过来吃乔迁宴的心思,来了也没事,完全可以装做不认识,当天几百号人。”

        “几百号人目标也很明显,我回家去问问我爸妈,反正我爸妈也知道永义谈对象的事情,永义都把人叫回家吃过饭,只是还没到双方家长见面的份上。”双方家长见面不是明说要谈婚论嫁了。

        工作已经做完,两人闲聊到下班,杨东赶去食堂,把孔永英家的事情告诉沈立秋。

        本不是他们夫妻的事情,地点在食堂他们就不能撇清关系当没事人了。

        沈立秋听完:“明天问问舅妈吧。”

        舅妈休息日会过来照顾花草。

        “我觉得舅妈一定不反对。”

        “舅妈肯定不反对,舅妈不反对,舅舅有再多意见也不能反对,如果舅舅太忙没办法到场,我们不是还请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肯定会来,孔家爸妈不怕的话,让他们和珺珺的爷爷奶奶见面。”外公外婆对小辈来说是慈祥的长辈,对爸妈叔叔阿姨辈的来说,就不一定是慈祥的长辈了。

        三舅到外公外婆面前都只是个乖儿子。

        沈立秋:“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尊重两个年轻人的意思?问问舅妈,让舅妈和珺珺说声,也不是来谈婚论嫁的,就是一起吃乔迁宴,认识一下,见个面,不见面也没事,真说好了,二楼包间留给两家人,包间里再另外准备几样吃食。”

        年轻人的意愿更重要,珺珺说已经和父母坦白了,两家父母在乔迁宴上见个面,珺珺估计不会太抗拒。

        杨东点头:“反正我们两个就是传话的,他们什么想法,看他们自己,我们不用管太多,请帖周二做出来是吗?”

        沈立秋:“对,明天下午开定价会议,明天上午要和糖果厂商量租金,后天招工,后天小赵小姜有空,她们两个制作请帖,周二就能开始发了,周日乔迁宴开始。”

        乔迁宴选在周日休息日,如果当天还有客人在上班也不用太着急,四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四个钟头,不怕吃不到乔迁宴。

        “我可以多要几份吗?我想请老师和几个在班上上课的同事。”杨东想请这个学期教他们上课的老师来吃饭。

        这个学期的老师说是负责他们第二年学业,下个学期课程会换,但是老师不换,毕业论文也由其中一位老师负责,那位老师相当于班主任了。

        沈立秋:“东哥,请老师来吃乔迁宴是不是有点贿赂的意思?如果由你发出请帖,食堂老板的身份藏不住了。”

        “哪有贿赂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个学期的老师都挺负责任,想请他们来乔迁宴上吃饭。”他心思真的很单纯。

        他由单位介绍,没交学费,立秋交了一点学费,老师们也挺辛苦的,他想请他们吃饭。

        “老师们很有可能拒绝你,老师们对这些事情很避讳,没准被别的学生老师举报了,还有,请你的同事来,其他几个没被请到的同事,知道后会不会心存芥蒂,认为你这个人不厚道,要我说,你这边同事只能请孔永英。”她反对请老师和同事身份的同学。

        杨东听她的话,略显苦恼:“真的好想请他们来吃饭。”

        “家里这么多亲戚请了还不够?加上食堂员工亲戚,几百号人呢。”

        “正因为几百号人,我才觉得多请几个没事情。让立秋你一说,我也觉得很不好了。”

        “行吧,请就请了,你同事的请帖你发,四个老师的请帖让小赵小姜发。”沈立秋妥协,不能让老师们知道他们的身份。

        学生就是学生,在老师面前没有别的身份。

        很快,沈立秋又想到个主意:“你们单位之前抗洪救灾,不然以抗洪救灾为由,请你们单位所有人吃饭。”

        “所有人啊,我们单位几十号人……”


  (https://www.skjwx.cc/a/27629/27629683/939329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