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农门地主的发家之路 >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五章


  既然王老头跟李氏信任她,王荷也决定大干一场。

  王荷想着建个大点好点的宅子,毕竟这是祖宅,若是以后王岭没有考中,回到杜鹃村,也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若是考中了,离开了杜鹃村,祖宅修的好,将来说出去面子上也有光不是?

  既然盖一回新房,肯定要往好处弄,最好一步到位,将小作坊跟宅子连在一起。

  只是这样一来,王家原本的宅基地就不够了,还得再去找一回村长。

  幸好王老头在杜鹃村安家的时候,为了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将王家的院子建在了村子最西处,再往前去就没有人家了,于是他们家四周的空地很大,就算建个五进五出的大宅子也绰绰有余,这片儿空地留着也没什么用,以村长跟他们家现在的关系,到时候跟村长说一声,想划多少划多少。

  这是王荷第一次自己修建房屋,就是一切都想尽善尽美。

  别人不能如愿,可能是因为手头上钱紧,或者其他原因。但是王荷手上有一千多两银子,以这笔钱,足够他们在杜鹃村这里盖一个很大的房子了。

  盖大房子是个好事,手里钱也是够盖的。但是王荷不免想到房子盖太大太招眼了,是不是不太好。

  没办法,生活在这种乡下的小村子里,就不免要顾虑很多。

  这里乡里乡亲都是生活在一个村子,几十年或者很多年的了。这里不像现代,你有钱了只管关门过自己的日子,你家里就算装修再好,除了亲戚没有人专门去你家里看你的房子有多漂亮。

  这里却不是这样的,乡里乡亲来家里串门那是比比皆是。说句夸张点的,哪家今天吃肉了,或者哪家来了个什么人,附近的邻居都知道,然后邻居知道了,就代表离全村人知道不远了。

  在这里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的,即使是王家跟村里其他人家不太熟悉,平时交往也不多的情况下,王家的一些事情,村里人还是知道的也不少。

  当然,你也不能怪别人八卦,因为风气就是如此,村村都如此,一家有事百家闻。

  平时闲暇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休闲娱乐,除了滚炕生娃儿,也就只有在一起说些八卦了,杜鹃村这群妇人有多八卦,王荷是见识过的,叫隔壁村谁家少了一只鸡她们都能打听的清清楚楚,比起现代的八卦记者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这里还有个风气,那就是哪家盖了房搬新屋,都是要请过来看热闹的村民过来暖房。

  王荷想到以后自家盖个美美哒的大房子,然后一群村民进来参观,然后逢人就说某某家房子盖得有多漂亮多大,她就觉得不寒而栗。

  想到这儿,王荷满腔的热血一下子冷了起来。

  还是王老头提醒她,他们家的房子是扩建,并不是拆了重新修建,用不着请人来暖房,王荷这才放下心来,开始筹备起来。

  王荷之前陪王岭去县试的时候便见识过县城里大户人家的宅子。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府中还有池塘,花园,假山,看上去好不精致。

  那样的宅子若是放在在现代,只怕会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买了门票才能进去看上一回。

  比起现代社会,前后两代人奋斗一辈子才能买下一套几十平米的房子。现在有机会能住在这么大的宅子里,王荷光是想想就觉得开心。

  前世王荷已经受够了房奴的生活,现在她既然有了能力,也有钱,为什么不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作为一个享受主义者,王荷想着既然穿越过来了,怎么也得好好享受一回不是。

  说干就干,王荷当即就进了王岭的书房,找来了白纸,画了个草图,她前世是学建筑设计的,虽学艺不精,而且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可勉强画个初步的草图还是可以的。

  想着王荷便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王荷计划修个三进三出的宅子。

  她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看过不少的古代三进三出的宅子设计图,应该怎么修,她心里也大概有个数,只是她手中的银钱有限,若是要修成苏州园林那般水榭楼阁,精致无比的宅子定然是不可能的,那样精致的宅子没有个一万两银子是下不来的,所以王家的宅子还是要以简单大气为主,不过该有的东西还是要有,麻雀虽小五脏也要俱全。

  王荷想着现在的王家院子再装修一下可以作为内院。

  再以内院为核心向外修建。

  前面两进用来给他们和一些帮忙搭理家务的下人居住,按照一般的宅子修建即可,前院要有井,没井吃水不方便。而且能盖得起大瓦房的,哪家打不起井的。

  主要是第三进的后院,王荷想用来当做制作香肠的小作坊,既是这样,那就要适当的改建一下。

  中间弄一块儿空地,可以在晾晒香肠。以防有下雨下雪的时候,再盖一间大房子,不用四面有墙,上面有个顶就行了。

  后院再开一个小门,这样一来送货的时候出入方便,到时候王平安送货便可以直接从后门走,考虑到平时洗肉又加了一口水井。

  心里有了大概的想法,王荷当天下午就带着礼去找了村长。

  村长家的房子在杜鹃村里算得上是最好的了,青砖灰瓦,正脸一溜三间大瓦房,左右厢房各三间,还不加灶房、放柴火农具之类的屋子。连院墙都是青砖砌的,看起来既气派又大气。

  王荷现在满脑子都是自己家未来的新宅子,所以看到里正家的房子很是关注。在心里比较了一下,里正家房子是不错,跟他们家现在的房子比起来也不差,但是将来他们家的宅子肯定会更好。

  村长下午正在屋里闲着没有出去,此时盘膝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袋。

  一看王荷进了院子,就招呼她到屋里来。

  “村长叔。”一进屋门,王荷就开口叫人了。求人办事嘴巴要甜,这还是出门前李氏教她的。

  “是小荷来了啊,你找我有啥事儿呢?”

  村长这人虽然为人有些势利,可做事还算精明,平日里在外人面前永远都是和善也不摆大架子的样子,从不轻易得罪人,村里人跟他都合得来,现在王家出了个小秀才,地位不一样了,他对王家人就更和煦了,见着王荷就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看上去不知道的还以为王荷是他的亲女儿呢,王荷也没说废话,开门见山就把家里想买宅基地盖房子的事儿跟村长说了。

  村长听说王家又要修房屋,很是诧异,想到王家如今也不知是做了什么生意,发了什么财,短短几年就从杜鹃村最穷的人家发展成了附近几个乡的首富。家中的田地更是买了上百亩,也算得上是个小地主了,惹得村里不少人红眼。就连村长自己,也好奇不已。

  想到这儿,村长也有些按耐不住了,“小荷,你老实告诉村长叔,你们家到底在做什么生意?”村长把王荷拉到一边,给她塞了一把杏仁糖,小声哄道。“你也知道,你铁柱哥哥在清水官学念书,成绩还不错,夫子都夸他,明年县试你铁柱哥哥也想下场去试试看,这不村长叔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你也不想看着你铁柱哥哥就这么耽误了是不是,你偷偷告诉村长叔,你们家里到底在做什么生意好不好?”

  铁柱就是村长的儿子,今年已经十四了,还在清水学堂的蒙班,也不知道村长怎么好意思说出铁柱念书念得不错这话的。

  王荷捏着手中的杏仁糖,挑了挑眉,就这么点儿东西就想撬开她的嘴,村长是不是也太看不起她了?

  王荷笑着摇头,“村长叔,我们家就是做点吃食挣给苦力钱,你也知道,那万宝酒楼实际上是我哥哥的老师,也就是清风居士家的产业,他们也是看在我哥哥的面子上,所以才每次都高价收我们的吃食的,我们家真的没有什么独门生意。”

  言外之意就是有本事你家铁柱也让清风居士收为学生啊。

  村长听了这话,也渐渐冷静了下来,自从知道王家跟万宝酒楼做了生意,村子里有不少人去打听过万宝酒楼的背景,村长虽然没有他们做的那么明显,可也偷偷打听过,只知道万宝酒楼幕后的东家姓罗,没成想竟然是清风居士家的产业,这也难怪他们会跟王家做生意了,明摆着就是清风居士心疼自己的学生,给王岭走后门的。

  村长心里还算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知道以他家铁柱的资质是绝对不可能拜入清风居士门下的。

  听到这儿也不再多说什么,扭头问起王荷要买多少亩宅基地。

  王荷说要八亩。这可不是她信口胡说的,而是她在家经过仔细计算的,要建成她事先预计的三进三出的宅子,至少还需要八亩地。

  乡下人房子盖的不大,但是还有菜园子猪圈牲口棚子什么的,一般人家都是买个一亩就够了,王荷家现在的房子就占了两亩地,现在一开口就又要买八亩地,全部拿来修建房子那可就有点大了。

  村长有些惊讶,担心王荷一个小姑娘胡来,想了想还是开口提醒道,“小荷呀,这买宅基地可不是小事,可爷爷奶奶知道吗?”

  王荷甜甜一笑,“村长叔,你放心,这事儿我爷爷奶奶都知道,爷爷已经把这事儿全权交给我来办了。”

  话说到这儿,村长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王老头素来宠他这个大孙女,村里人都是知道的,王家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事儿,几乎都是王荷在管,村长私下也劝过王老头,王荷就算再懂事,可毕竟还是个女娃娃,况且家中还有李氏这个妇人在,这些大小事务还是交给李氏来管的好,哪有正经的妇人不管事,让一个小娃娃管家的道理,传出去这不是平白让人笑话嘛。

  可每每他跟他们提起,这一家人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嘴上答应的好好的,扭头就忘了,王家家中事务还是王荷在管理,久而久之,村长也不再劝了,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他也不好多说。

  此时听王荷这么说起,他就明白了,只是修房子这么大的事,还交给王荷来管,村长心里也不免对王老头有些诧异,毕竟是个小女娃,就算有心历练孩子,可完全撒手不管,这是不是也太大胆了,不过吸取前几次的教训,村长虽然皱了几次眉头,想说的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村西边原先便是当年官府用来安置难民的地,那地自然没多好,也不值钱,也就一两多银子一亩。王荷买的多,村长就按一亩一两银子算的,总共收了她八两银子。

  因为买地要去官府上档立契,这都是需要花银钱的,也就是俗称的‘工本费’。王荷又塞了二两银子给里正,请他把他们家的契都给办了。至于多的银钱,就当是村长的辛苦费了。

  村长推了两下,没推掉,便把这银子收了下来,并交代他过两日来这里拿地契。王荷又是对村长好生感谢了一番,这才笑眯眯的告辞离开。

  村长拿着手里的十两银子,瞧着搁在桌上王荷带来的礼,心里感叹不已,他总算是有些明白王老头为何这么看重他这个大孙女了,小小年纪,办事却十分老道稳重,一看就是个有分寸的。一点都不像是个刚满九岁的小娃娃。

  比起那些操持了一辈子老人还稳重,况且他听说王荷自小跟着王岭念书,眼界见识比起村里那些妇人不知道高到了哪儿去,村长心里暗想,这女娃娃不简单呐。

  王家这一辈中,出了王岭跟王荷这两个后辈,怕是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也难怪王老头这般看重了,这若是生在他家,他也是十分看重的。

  过了两天,村长那里地契办好后,王荷就过去拿了回来。

  拿到地契,就要开始着手盖房子的事儿了。


  (https://www.skjwx.cc/a/77/77605/8252011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