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农门地主的发家之路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荷愣了愣,转头问向田婶儿,“这位姑娘是?”

  田婶儿说道,“这位姑娘可帮了我们大忙。”

  王荷听田婶儿细细说来,才知道,说来也巧的很,这位姑娘也是个老熟人,这便是许多年前,与王平安议过亲的玉前村的那位赵家姑娘。

  这赵家姑娘自从跟他们同村的那个无赖的亲事告吹过后,名声是彻底毁了,再也没有媒婆上门给她说亲了,她之后便一直待在家中。

  一开始她的爹娘跟弟妹都还十分同情她,对她也是小心照顾着。

  可到了后来,因为她的事情,影响到了家中弟弟妹妹的亲事,家里人对她的包容照顾也就开始渐渐变味了。

  她的弟弟因为她的关系,娶不到媳妇儿,最后迫不得已娶了一个名声不好,好吃懒做的媳妇儿。

  妹妹的亲事也不顺遂,嫁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家,婚后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这样下来,一开始家人对她的同情也渐渐转变成了怨恨。

  特别是在她的新弟妹进门之后,她的这个弟妹十分不喜她,总觉得赵姑娘在家里是浪费粮食,于是在她进门过后,就一直挑拨赵姑娘跟家里人的关系,甚至对她各种冷嘲热讽,欺辱打骂,而她的爹娘弟弟也从维护渐渐变成冷眼旁观。

  赵家二老身子不好,她自幼便承担起操持家事,照顾弟妹的责任,自然是养成了要强的性子,她没有办法忍受自己孝敬的父母和自己一手拉扯长大的弟弟妹妹到头来却这样对她。

  她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于是她一赌气,便从那个家里搬了出来,在镇上租了一间小屋,以帮别人盥洗衣物,缝缝补补维持生计。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是却恣意快活了许多,她现在年纪大了,早已经不指望能嫁人了,原本想着这样过一辈子也不错,到时候再收养个一儿半女,将来老了也不愁没人送终。

  可惜好景不长,因为这次的难民事件,镇上的房租涨了不少,她没有那么多钱缴纳房租,只得退了房子,她又没有别的去处,迫于无奈,便只能回玉前村。

  在回去的路上,刚好遇到一群难民聚在一起商议,说是他们看见前面有一个车队,像是一家大户人家举家搬迁,里面定是有不少值钱的东西,而且车队里面有不少老弱妇女,这群人便打算拼一把,打算一起合伙抢了这户人家的东西,好去换些粮食。

  这群人一看就是饿急了,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的人。

  幸亏这赵家姑娘因为刚退了镇上的房子,背着行李准备回乡,面上瞧上去有几分颓败之意,又衣着破烂,混在这难民群中倒是也不显得突兀,这群难民一时也没有认出她不是自己人,这才给了她机会,让她能够跑出来,并且赶上王家的车队,告知了王平安这件事。

  这才让王平安有了事先准备的机会,提前派了人去通知了官府,否则这次他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因为这段时间发生了不少难民抢劫杀人之事,县衙也很重视这事,每日派不少衙役外出巡逻。

  王家派出去通知官府的人在路上刚好遇到了出城巡逻的官兵。

  那群难民在跟王家的家丁拉扯的过程中,被突然赶来的官兵吓跑了,他们这才幸免于难,因为之前张铁匠进县衙大牢的事,县衙的官兵认识王家的人,知道王家背后的关系不简单,他们也不敢怠慢,一路将王家人护送到了府城外一里地,才敢离去。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那群难民中有人认出了赵家姑娘,知道是因为她告的密,所以他们才会失败,于是他们一路尾随着王家的车队。

  在王家人跟赵家姑娘分手后,拦住了赵家姑娘,幸好当时王平安突然调转了马头,追了回去,否则这赵家姑娘,只怕性命堪忧,但是即便是这样,这赵家姑娘也受了重伤。

  这赵家姑娘因为婚事的原因,之前是十里八村也算是个名人,而且之前还跟王平安议过亲,王平安自然也听说过一些她的事迹,心里对她也十分同情,她如今因为帮他们受了如此重的伤,王平安自然不能放任不管,于是一行人只得暂时找了最近的乡镇停了下来,请了大夫为赵家姑娘上了药,才继续上路,这便是他们为什么会走了两天的原因。

  按理说赵姑娘受了伤,应该将她送回家中养伤才对,但是王平安知晓她的家人都是些不靠谱的,若是派人将她送回去,先不说路上安不安全,就算平安送了回去,只怕在路上没有被难民打死,回去也会被家里人折磨死,于是王平安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将赵姑娘一起带来了府城。

  听完田婶儿的话,王荷很是唏嘘,这赵家姑娘的命运实在是太过坎坷了些。

  她原本还以为当年帮她摆脱了嫁给无赖的命运过后,她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没成想,却是又把她推进了另外一个火坑。

  王荷原本就对这赵家姑娘怀了些歉意。

  眼下她又帮了他们家,王荷心里既是感激又是歉然。

  对这赵家姑娘自然是十分上心的,刚安顿好,便又吩咐香儿去请了城里最好的大夫给她瞧病。

  好在这赵姑娘身上的伤虽然看着严重,但都是些皮外伤,多休养些日子,便能恢复,王荷总算放下了心。

  李氏看她为了赵姑娘跑前跑后,关心照顾的样子,说道,“你对这赵姑娘倒是上心。”

  王荷也不辩解,冲李氏笑了笑,“我都听田婶儿说了,赵姑娘可是咱们家的大恩人,我对她上心也是应该的。”

  李氏赞许的点了点头。

  当年这赵姑娘跟王平安议亲,她还不愿意,总觉得她身上担着克夫的名声,不吉利。

  可眼下看来,却是她狭隘了,这哪里是个不吉利的人,若不是她,只怕他们这一家人都要死在路上了。

  只是这么善良的姑娘,命运却是如此多舛,真是可怜。李氏叹了口气,想着当年若是他们两家结了亲,将这赵姑娘娶进了门,这姑娘是不是也不用遭这么多罪。

  想到这儿,李氏的眼眸亮了亮,对呀,现在也不迟。

  这赵姑娘跟王平安一个男未婚,一个女未嫁,不是正好吗?只是这赵姑娘的家人有点麻烦,那家人可不是个什么好人,怕是要趁机拿乔,敲他们一大笔钱,不过也还好,反正他们家也不缺这点儿钱,李氏很是财大气粗的想。

  王荷并不知道李氏因为这件事对赵姑娘好感倍增,这会儿已经想的那么远了。

  王荷这些时日过得并不轻松,她既要盯着罗家那边,以防罗长青被突然放了出来,来找她的麻烦,还有忙着安顿家里。

  还有王岭现在在省城参加乡试,也不知道考的顺不顺利,现在外面这么乱,虽说他跟罗家的人在一起,按说应该是安全的,可王荷还是免不了担心。

  好在她这段时间足够忙,一忙起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想东想西了。

  这不刚安顿好家里的事,那边张守义一家跟她小姨张春芳一家也到了府城。

  前些日子她给外祖一家还有她小姨一家去了口信请他们先来府城避一避,吸取王家这次的教训,想着路上不太平,王荷还特地派了家丁去接应他们。

  王荷这边忙完又马不停蹄的去了老院子那边。

  王荷到老院子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老远就听见院子里面吵吵嚷嚷的声音,王荷在门外叹了口气,自从几年前张山扇了她那一耳光过后,张家跟王家这梁子也算是结下了,李氏生怕张山再对她下手,便不肯再让她去张家了,逢年过节的也只是让王岭和小桃带着年礼过去拜年,王荷就在家里,王荷也没有反对,她毕竟不是原身,她对张家也没有什么记忆,整个外祖家,唯一还能让她放在心上的人也就只有薛氏和已经出嫁了的张春芳了。

  算起来,她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他们了。

  王荷轻轻敲了敲门。

  半晌,院门才打开,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清秀的少年。

  那人见了王荷,愣了愣,才开口有些犹豫的喊道,“表姐?”

  王荷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人是谁,这么多年不见,没想到当年那个胖小子现在已经长成了个眉目清秀的小少年了。

  还真是男大十八变,若不是他先开口喊她,王荷想着就算在大街上遇到,她也是认不出来的。

  见王荷点了点头,杜强眼睛眨了眨,立时回头大声喊,“爹,娘,表姐来了!”

  杜强这一喊,院子里面立马跑出好多人来,最先跑过来的就是张春芳了。

  她原本是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听到自己儿子的喊声,立马扔下铲子就跑了出来。

  这两天天气稍阴,月亮躲在薄云之后,淡淡的光辉。王荷就站在院子里头,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罗裙,在月光下,瞧上去既淡雅,又高贵。

  张春芳一时都不敢相认。

  还是王荷先冲她喊了一声,“小姨娘。”

  张春芳听得王荷这一声称呼,双目中闪过一丝水气,想伸手像小时候那样拍拍她的头,刚伸到半空却又停了下来,颇有些局促的笑道,“这么几年不见,你长漂亮了不少,小姨都不敢认你了。”

  小荷将她刚才的动作瞧在眼里,略微有些难过,不论别的,她这个小姨对她却是真心疼爱的,这些年,她因为心里对张山有芥蒂,一直不肯露面,只是逢年过节,差人给薛氏和张春梅一家送了厚礼过去。

  现在想来,自己还真是没有良心,不论她是不是原身,她占了她的身体,就该好好照顾她的亲人才是。

  想到这儿,王荷主动走上前去,执起张春芳的手,有些内疚的说道,“小姨,对不起,这些年,我一直没能去看你们,是我不好,我不该因为跟舅舅赌气,就不见你们了。”

  张春芳抹了抹眼泪,拍着王荷的手道,“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这事怎么能怪你,当年我听说了你的事,也是担心的不行,只是你也知道,这家里事情太多,实在走不开,你别怪小姨。”张春芳说着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王荷怎么会怪她,听到这话,立即摇了摇头。

  张春芳的家庭她也是有些了解的,她的夫家虽然还算宽裕,但是杜家的老婆子,也就是张春芳的婆婆,却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泼妇,所以当年家中有适龄的女儿的,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杜家,虽说哪有新媳妇不受婆婆磋磨的,但是像杜老婆子这样声名在外的,那也是少有的,但凡稍微疼爱女儿的人家,谁愿意把好好的一个女儿,嫁过去平白受婆婆的磋磨。

  也就只有张家,当年因为要凑钱给张山娶媳妇,而杜家给的彩礼又十分丰厚,才不得不把张春芳嫁了过去。

  好在杜老婆子虽然是个不讲理的泼妇,但她小姨夫杜明却是个心眼儿好的,张春芳的日子总算还有些盼头。

  后来她又生下了杜强,在婆家的日子,才算是过得稍微好一点。

  就算这样,她在杜家过得也并不自由,平日里忙不完的农活,哪怕是解手的时间长了,都会被杜老婆子认为是不想干活偷懒去了,又怎么会轻易放她出来看望侄女儿。

  王荷知道她的处境,这些年,虽然从未露面,但是也时不时的派人过去送些东西,问候问候,也算是给张春芳撑撑场面,还给小胖子杜强解决了念书的事,这般下来,张春芳在婆家,才总算有了些地位。

  那边薛氏在张山的扶持下,也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王荷赶紧过去扶着她,喊了声外祖母。

  张山看见她的时候,目光有些闪躲。

  张山这些年被张守义和薛氏管的极严,人也变得沉稳了不少,他原本也不是什么大恶之人,当年也只是因为王家突然发达,他一时有些想不开,才做下了那么多的错事,后来出了王荷的事儿,在爹娘和自家二姐失望的目光下,他也渐渐冷静了下来,心里对王荷也觉得亏欠,只是王家跟张家的梁子已经结下了,要消除是不可能的,王荷也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虽说事情已经过去了,她已经不计较了,可也不是说原谅就能原谅的。


  (https://www.skjwx.cc/a/77/77605/81338701.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