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重回九四 > 第190章 第一更

第190章 第一更


上完课,郭去又开始一天的工作,作为支教老师,他必须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幸好,他本就来自这里,自然对大多数人的童年是了解的。

        总结一下,大多数农村小伙年轻时都干了些什么,这应该算是最最接地气儿的答案了:

        一岁

        记不清了,根据父母的说法,那是一个穿着开裆裤,捏着小雀雀的年代。

        二岁

        也记不清,不过,母亲说为了给孩子断奶,想尽了办法。

        三岁

        还是记不起,不过大致能想到:成天粘着父母,甩都甩不掉。

        四岁

        有一点点记忆,开始和小伙伴玩耍,不再像以前那样粘着父母。

        五岁

        掌握了第二门语言—放牛专业术语。

        六岁

        开始做厨师——喂猪。

        七岁

        开始每天坚持晨练——暴走五里山路上小学,当然,若是起床晚了,担心被老师骂,那就狂奔。

        八岁

        上山砍柴——练就一身好刀法。

        九岁

        打纸板、打弹珠练就优秀肱二、三头肌,吹画片锻炼出强大的肺活量。

        十岁

        自己削了个陀螺,研究并传承了传统民间抽鞭子艺术。

        十一岁

        从学闭气到掌握各种泳式,就一个暑假的事情。

        十二岁

        开始摸索出十多种捉鱼捉泥鳅的技巧。

        十三岁

        飞檐走壁偷柿子、拿弹弓打鸟。

        十四岁

        开始考驾照,科目二是滚铁环项目。

        同年考科目三,

        上路实战训练,

        之后告别农村踏入初中,

        也告别了村里的土豆、红薯、黄瓜等。

        十七岁

        离开学校步入社会,

        发现了这个花花世界的另一面。

        十八岁

        为了生活远离家乡闯荡工地、工厂。

        二十二岁

        终于看破红尘,

        决定深藏功与名,

        回老家盖房子,

        取个媳妇过日子。

        ……

        这就是大都数农村孩子的少年时代,再加青年时期,其中大都数“项目”,郭去都曾体验过。

        如此说来,乡下孩子在成绩上比不上城里孩子,倒是理所应当的了。毕竟村里娃在玩,而城里娃则被父母安排得妥妥的,各种补习或者珠心算……

        就算是学习成绩好的农村娃,那也只是在稍微懂事后,即四五年级初始阶段,然后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完成别别人重的学习任务。

        这其中的难度,可以说完全集中在了初中。

        初中啊,这是决定一个农村孩子命运的时候,这就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的高中!

        中考就相当于他们的高考!

        为什么?

        因为成绩不行的话,鲜少有家长愿意孩子留级学习的,当然,成绩不好,那么肯定就有了其他想法,比如外出打工。

        于是,大多数农村孩子,在还未曾年的时候中考结束,“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过早的踏入社会,外出打工。

        很多人出去时只有十五六岁,就算大一点的,也只有十七岁。

        然后由于国家明确规定,不准使用童工,于是他们想找到工作,是有很大难度的。

        当然,等到年满十八岁后,那就没啥了,就是赚一分钱就用一分钱,有时候钱不够,还会问父母要。

        如此过了一两年,嫌父母管的太严,想要自己一个人干,毕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嘛。

        然后出去一个人过后,慢慢的很多人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这就像是一个死循环,大都数孩子的父母,也是这般度过,就是不知道下一代还是不是这般情况。

        走进违法犯罪的深渊,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一人犯罪,全家乡的人跟着倒霉,因为身份证是做不了假的。

        打工走向犯罪道路的,又大多是中途辍学外出的未成年人,他们以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黄赌毒都沾,于是被通缉,身份证曝光。

        外地的人看着身份证信息和住址,哦,原来来自某某某地方啊,这地方净出坏人!以后听到这地方人,就离得远远的。

        选择违法犯罪的人,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他倒是违法犯罪了,可是同时也害了家乡。

        郭去对比了解最深,因为他前世曾去过粤省打工,当年是趁着寒暑假,想要赚点生活费,然而,很多招人的地儿,直接亮出木牌,不招某某某地方的人!

        直接断送了他想赚钱的想法,他有错吗?没有,甚至他自认为是一个尊老爱幼的人,然而别人早已经先入为主了……

        而今,他热爱着故乡的原风景,这是他最最亲切的乡情,怎么能容忍有人给家乡抹黑?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他有深刻体会,为了家乡他选择了支教,为的不过是不想要一些人多受点教育,明白道理,不走上违法犯罪的深渊,不给家乡抹黑。

        然而,到了今天,他才知道,这很难,凭他一个人很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他能如何?只能尽一份自己的力罢了。

        教好学生,就是他最大的努力,他只希望,若干年后自己的学生成才,然后影响着身边的人,让他们多思考一下,不要短视,也不要只顾着自己,而忘了自己的做法,是否会让父老乡亲跟着遭受无妄之灾。

        时间总是那样匆匆,转眼就三模,成绩大家也知道了,基本上三模的成绩,就是这群初三学生的中考成绩,这也来自于往年的数据统计。

        所以,很多学生都沉默,也没了学习的心情。

        事实上,越是接近中考,这群学生就越是没法学习。

        郭去也知道,只不过,课还是得上,不讲知识,只让他们自己看卷子,曾经做错的题,多看几遍,说不定就会考到。

        学生很听话,大多浮躁的看着卷子,就是不知道能看进去多少。

        填报志愿的日子,终于来临,这却是让很多学生更加紧张,然而,没办法,根据往年的数据,能考上哪里,那就报哪里,若不然,哪里都去不了。

        当然,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可以乱报,只要成绩爆炸,入学的时候,拿着准考证去想去的学校就行了,人家一查分数,那自然是分分钟录取。

        “三年的学习,如今已经接近尾声,好与不好,你们自己心中清楚,三模已过,你们是什么水平,也有了标准,填报志愿,请根据你们的实际来,我已经跟你们说过了其中的规则,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


  (https://www.skjwx.cc/a/66/66551/2164230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