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逆袭的影帝 > 85、谋定四

85、谋定四


李航看了李明扬一眼,见李明扬没有说话的意思,便道:“我们听说您手里有一部戏准备开拍。”&1t;/p>

        “你们的消息倒是挺快的。是有个本子,从去年就开始弄,已经改了十几稿了,暂定叫《菊花杀》,快成型了,准备明年上。”&1t;/p>

        “我们对这部片子很感兴趣,看看能不能合作共同拍摄。”&1t;/p>

        “合作当然是好事呀,不过你知道,我只负责创作,其他事情都由新印象负责,你得找张未平谈。”&1t;/p>

        “我们听说张老师与新印象并没有什么合同。”李明扬插话道。&1t;/p>

        张一谋疑惑地看着李明扬。李航介绍道:“李明扬现在还是米国米高梅公司的代表。”&1t;/p>

        李明扬拿出授权书给张一谋。张一谋拿过授权书简单地看了一眼,便递给了李明扬。&1t;/p>

        李明扬道:“我们对张老师的作品一直很有兴趣。我们认为张老师的水平早就应该获得奥斯卡了,主要是没有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作品在米国宣传得不够,导致几次与奥斯卡擦肩而过。”&1t;/p>

        张一谋认真地听着。&1t;/p>

        李明扬继续道:“张老师,您可能对米国奥斯卡的评奖程序有所了解。能得到奥斯卡的青睐,影片的质量仅是一部分,还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宣传和游说,用华夏的话讲就是拉关系、走后门,但在米国这是法律允许的。每年获得奥斯卡的影片都有专门的攻关团队负责做工作,没有这些想得到奥斯卡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这次能够合作,我们将成立专门的团队,专门制定一套宣传方案,投入至少二千万的宣传费用。”&1t;/p>

        张一谋眼睛亮了一下,显然被这个内容打动了。&1t;/p>

        “获得奥斯卡,一方面是张老师的荣誉,另一方面也是为国争光啊。”李明杨看着张一谋道。&1t;/p>

        “对,借助奥斯卡这个平台,把华夏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示给世界。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张一谋道。&1t;/p>

        “另外,我们还希望与张老师深度合作,请张老师能为我们执导几部电影。”李明扬道。&1t;/p>

        这是李明扬最大的一张底牌。到好莱坞展可以说是世界电影人的梦想。能够在好莱坞展,是对本人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最大肯定。对国人来说,能够在好莱坞展更是功成名就的代名词。君不见吴一森、李以安、成维龙、李连捷等一大批影片都前赴后继地奔向好莱坞,为的是什么?国内一些一线明星甚至为了一个没有台词的小角色都打破脑袋地争取,可见好莱坞在国人心中的地位。&1t;/p>

        李明扬是这样考虑的,如果张一谋同意到好莱坞展,李明扬就可以用合同把张一谋拖在米国几年,没有了张一谋,张未平自然就会慢慢地转向其他生意,他们之间的交集就会逐渐散开,也许最后他们还能继续做好朋友,保持住他们之间的友谊。&1t;/p>

        人和人关系,真的很有趣的。有人做了个比喻,人就像豪猪。说有一群身上带刺的豪猪,大家挤住在一起过冬,离得稍远一些,冬天冷,不能互相取暖,离的太近,彼此的刺又扎的慌,多少次磨合后才能找到最合适、最恰如其分的距离,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群体的温暖。&1t;/p>

        没有一种恭敬心,感情真的很难维持下去。感情好了,往往产生贪着心,而这种贪着心,就是将来恨对方的根源。&1t;/p>

        很多人关系越搞越糟糕,是因为向对方所求的太多了。这就是造成翻脸的原因。人和人的关系,真的不要靠的太近了,近了就有了恩怨。就像禅宗里所说一种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就要亏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1t;/p>

        张一谋和张未平之间的恩怨,未必就不是因为关系太近所造成的。&1t;/p>

        “不,好莱坞不适合我。”张一谋平静的回答。&1t;/p>

        张一谋的回答让李明扬很是错愕。什么?还有导演不想去好莱坞?我没听错吧?&1t;/p>

        张一谋笑一笑,沉稳道:“好莱坞不适合我,我也没有这个能耐,我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本土导演,第一我不会英文,第二对国外的东西,我自己没有感觉,虽然出国很多次,但是基本上过一个星期,我就待不住了,不是那块料,所以从来不敢奢望去国外展。”&1t;/p>

        李明扬最大的一张底牌落空了。&1t;/p>

        “当然,我很感谢米高梅对我的邀请。”张一谋善意地道。&1t;/p>

        李明扬一时无言。&1t;/p>

        李航见场面有些冷,忙道:“张老师,说说您这部片子的情况吧。我听说是根据话剧《大雨》改编的?”&1t;/p>

        说起电影,张一谋来了兴致,“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改编《大雨》,我觉着这是一个好故事,自己编的故事总觉得弱。我是一个导演,不是一个作家,我的强项是用画面讲故事,所以要选一个好故事。《大雨》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故事集中在24小时,戏剧冲突非常强烈,有古希腊悲剧的影子,人物有设计感,作品很有思想,表现了封建文化对女性的折磨,繁漪是一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1t;/p>

        李明扬给张一谋倒上茶水,张一谋继续道:“我们曾经讨论过,可以抓《大雨》中任何一个人去改编。很多研究大雨的学者认为我这样是对的,繁漪的挣扎和扭曲,体现了时代精神,她是在五四文化背景下控诉那些腐朽的东西,如果只是个家庭故事,就没有那么大的份量。所以我们让她的反抗更复杂些,更视觉化,因为她是心理,不能像话剧那样用嘴说:“我恨死你了”就明白了,但电影就变成不惜身家性命,也要把你推倒的。”&1t;/p>

        李明扬道:“您为什么把故事背景设在古代呢?”&1t;/p>

        “这也是出于市场的考虑。国际市场接受的华夏电影类型还是太窄。现在是只有古装动作这一种类型。我们华夏这么多好东西,传奇的、悬疑的、惊悚的、科幻的那么多好的题材,但国际市场目前只有古装动作还好,而且也还是挑挑拣拣,要看班底、看明星、看制作,都还好的才能收回成本。我们自己的市场容量有限,一个三个多亿的大片,国内市场要七、八个亿才能收回,怎么可能?所以目前只能用这种国际市场认可的类型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收回投资,保证华夏电影市场有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用这种类型也还有相当长的年头,我们只能先把这口饭吃扎实了,才有其他的可吃。在海外市场这个大饭局上,华夏电影不过是一碟花生米,是小菜、凉菜,还不是顿顿都能上桌。这就是现实。”&1t;/p>

        李航道:“刚才听您说到投资三亿多,看来又是一部大制作。”&1t;/p>

        “是的,初步预算是三个多亿,用第一流的演员、第一流的制作、第一流的特效,第一流的团队,做出国际认可的大片。”&1t;/p>

        “看来您对这部片子期望很高。”李明扬道。&1t;/p>

        张一谋笑了,道:“每部片子都像是导演的孩子,但要问我哪部片子最好,我的回答肯定是下一部。”&1t;/p>

        聊了一会儿,张一谋看了看手表道:“等下我和编剧还有个会。李航,李先生,合作的事情我没有意见,但你们还是找张未平商量,我希望合作能够成功。”&1t;/p>

        “叫我阿扬,我也是您的影迷。”李明扬道。&1t;/p>

        “好的阿扬,再见。”张一谋起身离开。&1t;/p>

        &1t;/p>


  (https://www.skjwx.cc/a/60/60327/1690931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