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战歌1938 > 代序

代序


父亲的抗战

        鞠华毓

        我的父亲鞠远兴,生于民国三年(1914)年,如果还健在的话,今年也该是一位百岁的老人了。可他没有活到那么大的岁数,甚至连五十岁不到就早早离世了。父亲曾与日军浴血奋战十余年,浑身上下伤痕累累,几乎日军所有型号的子弹、炮弹碎片都曾“光顾”过他的身体。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铁骨战士。

        父亲是位抗战老兵,年纪轻轻就参加了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他原本只是一个会务庄稼、侍弄牲畜的后生,军阀混战,到处抓丁征夫,被几尺麻绳捆绑着当了兵。为了“大帅”们膨胀的私欲,他们无奈地挥洒着青春与热血,正当他厌倦透顶了那种“无聊的内耗”时,日本人来了。或许在父亲原本单纯的心理世界中,抗战、卫国那样神圣的字眼还很遥远,但战争很快就教会了他这些。

        豫西南唐河县毕店镇南面的老鞠庄,是父亲的故乡。是他军旅生涯的起点,也是他生命的终点。父亲只是普通抗战老兵中的一员,在那些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他和无数青年才俊一样,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奋勇杀寇。他们用惊人的毅力和强悍的搏杀向侵略者证明,中华民族是不可欺辱的!父亲的爱国思想也是很朴实的,他时常跟身边的弟兄们说,咱们身后就是故乡,如果不打鬼子,他们就会祸害咱们的亲人!作为家族中唯一参加抗战并且活着回来的人,父亲一直是故乡人的骄傲。

        读书并不多的父亲,也深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历史上,中华儿女为捍卫民族至高利益而一往无前、舍生取义的精神,在不断地激励着他。正是那种使命感,促使父亲与那些英勇的抗战军人们肩并肩、手挽手,冒着敌人的炮火,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沿。无疑,唤起父亲铁血斗志的是日寇的野蛮烧杀掠夺,是心灵深处的民族自尊心。从长城阻击到转战胶东,从徐州会战到豫东激战,从大别山到武汉外围的阻击战,他转战八省,参加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役、战斗。那种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在他的心里化为保家卫国的意志,铸成抵御强敌的铁壁铜墙。

        我们当然不能忘记,七十年前我们脚下的这一方土地曾经破碎于炮火;我们的家园曾经被强盗的铁蹄践踏,山河呜咽,人民流血牺牲。我们先辈中的许多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最后的生存底线,曾经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他们曾经那样视死如归,直至流尽生命中的最后一滴血!七十年过去了,对于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来讲,战争的印象是模糊的。然而,战争其实离我们并没有远去,就是国家处于和平安定时期,也不能忘记战争的危险;社会处于治理有序时期,更不能忘记祸乱的可能。这是古代圣贤哲人留传下来的深刻教诫。在国破家亡的时代,那些不屈的中国军民,用自己的身躯融入了祖国的山河,所以我们的山河才如此瑰丽!

        我们说,抗战精神是悲壮的正气和牺牲的尊严。民族苦难的时代,砥励和铸就了中华儿女血战到底的气概和光复国土的决心。在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血雨腥风的杀戮面前,成千上万的华夏儿女,无所畏惧,挺身而出,以自己充满深情的血肉之躯保卫神圣的家园!他们以气吞山河的气魄,横刀敌阵、碎尸沙场、死事之惨烈、慑日寇而泣鬼神。这就是血战到底的民族性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除了战斗、笑卧沙场,以身殉国,便别无其他选择!正如我的父亲,正如那些千千万万英勇的抗战军民们!

        父亲生前曾说过,一百年后的人们,还应记住那场战争,甚至一千年后,也不能完全把它忘记。是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我们应该珍视及传承先辈们的这些可贵精神与魂魄。年轻人更不应成为善忘的、唯物质论的、冷漠的、垮掉的一代人。因为如果忘记过去,历史的悲剧就有可能在你们或你们后代身上重演。如果忘记过去,我们将无颜面对长眠于山河间的先烈们,如果我们忘记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我们就会失去力量的源泉,也注定会迷失方向。

        写下这些文字,旨在唤醒对那些中国脊梁的回忆。在那样苦难的时刻,依然有那样多的人为了这个国家义无反顾,捍卫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中国土地。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尊严,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国的抗战史,永远是抗战老兵们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历史,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他们的功勋!

        向为国捐躯的抗战军人致敬!向我敬爱的父亲致敬!

        2014年3月于武昌

        ;

        ~~b~~


  (https://www.skjwx.cc/a/46/46204/1226383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