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妖女创业 > 106 冷面条

106 冷面条


  自那次热热闹闹过生日之后,吴老太就总是觉得浑身酸痛。
  又是一个周末,小张喂完饭,说,奶奶,我推您出去晒晒太阳吧。
  吴老太摆摆手,谢谢你啦,今儿我还是躺在床上吧。
  吴老太适应养老院的生活后,虽然心中也一时明白一时糊涂,却是把“谢谢”二字,经常挂在嘴上。小张每次为她喂了饭,喂了水,换了尿布,或者推她出去晒了太阳,她都要说一声“谢谢”,对兰院长、和大夫,也是“谢谢”不离口。
  对她来说,那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对别人来说,就觉得这老太太到底和别的老人不一样,她在生命的尾声时,还保持着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恩之心,这可不简单。养老院上上下下,都对吴老太很敬爱。这么一个脆弱的生命都极力要保持着尊严,别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呢?
  小张见老太太不愿意出去,就说,精神好的时候,我再推您老人家出去吧,去好好看看那大石榴,看看那些新种的花儿。
  一床的老太太突然叫了起来,小张赶紧过去了。病房里只有一床年龄最轻,只有70岁,可她却得了严重的老年痴呆,天天骂人。
  吴老太听着那刺耳的叫声,心想,这老太太比小东大不了多少,怎么也落到这个地步?以前自己躺烦了时也乱叫过,现在明白这样是多么让人瞧不起。
  为什么女人到老了,就越变越傻?我家老黄直到最后,都是明明白白的。大概因为女人大都不爱读书看报,一辈子就知道家长里短,脑子才会坏掉,老了老了,就剩下装疯卖傻啦!
  一对中年夫妻走进病房,那是疯老太的女儿女婿。女儿走到母亲床边,说,妈,你又发什么疯,谁又对不起你了?
  赶紧把我接走,我有家!一床老太说。
  女儿说,妈,你在这儿养好病,就接你回家。
  一床老太说,骗人!我就知道你嫌弃我了,我就生这么一个丫头,也还是个白眼狼!
  吴老太想,我生四个又管什么用?老四在家那一个月,还不也对我说话没好气儿啦,老三虽然老老实实在身边,可脸上哪儿有过笑模样儿呢,当妈的,最后下场都一样。
  正想着,听一床老太声嘶力竭地哭了起来,女儿赶紧把一根棒棒糖送到母亲手上,当妈立即不哭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女儿舒了口气,扭脸对屋里另外两个老人说,对不起啦。
  吴老太说,你们常来就好了,她心里苦呀,又说不出来。
  女儿说,我何尝不想常来,可是,真的受不了。
  女儿和女婿一起把老太扶到轮椅上,推出去晒太阳了。
  小张提了暖瓶走进来,叹气说,一床不送来,女儿和女婿都得被折腾死。我们乡下像她这岁数的老太太,还得整天下地喂猪带娃娃,哪有工夫生病,哪有工夫变傻哪,你们城里人就是钱多烧的,不干活儿闲的!
  吴老太点头,还是劳动人民好!
  小张看看表,怎么二床家属今天还不来呢?
  话音刚落,一对健壮的夫妻就走了进来。
  小张笑道,老六来了,你妈想你呢!
  知道知道,她想的是驴肉火烧!汉子说道,把手中的塑料袋晃了晃。
  那媳妇儿也扬了扬手中一大串香蕉,我婆婆平生最爱,就是驴肉火烧和香蕉。
  小张说,你家老太太又是血压高又是糖尿病,大夫不是让她少吃肉和香蕉吗?
  老太太能活几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壮汉说着,就到二床边上大声说,妈,我带驴肉火烧来了,您吃不吃?
  二床老太那浑浊的老眼立即亮了一下,费力地抬起胖身子,嗓音嘶哑地说,火烧在哪儿?
  壮汉把一个火烧塞在老太手上,妈,您吃吧!老太立即把火烧塞进嘴里,咬了一大口,毫无表情的胖脸上,露出贪婪的笑意。
  大汉说,妈慢慢吃,别噎着。说着又给老太倒了一杯茶水。
  吴老太看着,心中羡慕,瞧瞧人家老太太,吃得多么香,我这一辈何曾这么吃过呢?我的四个儿女,谁又曾专门给我老太太买过什么呢?
  小张对壮汉说,你妈这么胖,别的护工都手抱不动,她每天出去晒太阳都费劲儿。
  壮汉说,那就别抱呗,我妈能活多长时间呢?
  吴老太心下一动,又替那老太悲了起来。
  又听小张问壮汉,你家六个儿子,想必是儿女孙子一大堆,怎么就总是你们俩来?
  哥哥嫂嫂们都忙着生意,孙子孙女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提起看奶奶,谁也不吱声。就剩下我惦记着我妈啦,谁让从前我妈最疼我呢?而且村里一拆迁,家里分了十来套房,哥哥们天天为钱打架,谁还想得起老人?就我明白,这产业是老爸老妈给他们赚的。
  吴老太听得心寒,合了眼睛。
  模模糊糊中,见老黄的影子又从门外飘进来。此时的老黄,年轻师气阳光,穿着一件天蓝色的棉布衬衫,衬衫口袋上插着那根英雄牌钢笔,还是她当年给老黄买的定情物。
  老黄站在床边,含情脉脉地望着她。秀珍高兴地去拉他的手,可是抓了一把空。老黄说,秀珍,好好保重,别在乎儿孙对你怎么样。遗嘱你不立对了,要不你一天也踏实不了。
  是呵,我明白,我问心无愧。吴老太说。
  你想得开,我就放心啦。老黄说着,又飘然从门口走了出去,眨眼就不见了。
  小张走过来,说,奶奶,你和谁说话哪
  吴老太笑笑,说梦话啦。
  话音刚落,小东和小西来了。自吴老太进养老院后,姐儿俩常约在养老院见面。小东的手上拿着一个饭盒,来到床前,说,妈,我今天做了麻酱面,您尝尝。说着打开饭盒,里边装了半盒拌了芝麻酱和黄瓜的面条。
  小张伸头看了看,皱了眉头说,面凉了,别给老太太吃了。
  小东翻着眼睛看小张,我妈最爱吃的就是麻酱面,我忙乎了一个上午呢。
  老太太刚才吃过饭了。小张又说。
  吃的什么?小西问。
  热菜粥。小张说。
  小东撇撇嘴说,那怎么能和麻酱面比呢?
  吴老太摆摆手,我不吃,吃不下了。
  老太太真是不知情,多少也给了脸儿,吃口尝尝。小东不悦地说。今天她就是因为临时起意做面,手忙脚乱地在厨房折腾才来晚了,至于是不是赶上养老院的饭点儿,并不在她的考虑之内。小东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过时间概念。
  小西也从塑料袋中拿出了两个小平果放在床头柜上,说,我们大老远带来的东西,妈吃一口,也算领了情。
  小西每次来只拿极少的吃食,她说,多拿不定便宜谁了。
  小张冷眼观那两个小平果,暗自叹了口气,就去看别的病人了。
  吴老太在女儿们的催促下,只好勉强张开嘴,吃了一口面条,冷冷的,粘粘的,吃到胃中就冻住了,她只吃了几口,就觉得胃翻腾起来,赶紧摆摆手,再也不吃了。小西削了一个小平果,插了一块,送到老太太嘴边,吴老太只得吃了一块,又酸又涩,她又摆摆手,我不吃了。
  见老人紧闭了嘴,两个女儿只好把剩下的吃食收了起来。
  既然来了,小东就要做出家属的样子,她伸手摸了摸老人的脚,对回来的小张说,老太太的脚怎么冰凉冰凉的?
  小张也摸了摸吴老太的脚,老人脚不凉呵。她说。她知道,吴老太这个大闺女每次来,总得挑三挑四。对那些难缠的家属,院长都让着,她更得忍。有的人太过份,就劝退院完事。可吴老太的儿媳妇是院长的朋友,老太太算是院里的关系户,她当护工的就更得忍耐。
  小东从床头柜里翻出了一个暖水袋,拿过暖壶把暖水袋灌满,就放在老太太脚下。
  小张赶紧说,院里有规定,用暖水袋得用毛巾垫着,不然会把老人烫伤了。而且高龄老人一般也不让用热水袋,怕有危险。
  哪儿有那么多事儿?小东翻着眼睛,你别管,我们在我妈儿这坐会儿。
  小东今天有很多心事,特地约了小西来养老院看母亲。
  小张见小东一脸不屑,心中也来气,又不能和小东讲理,就先去别的病房了。
  老太太迷糊了过去,发出轻微的鼾声。小东把椅子挪到小西身边,小西,今儿我约你,真有事儿。
  小西冷笑,又是手紧啦?
  没错。本来有一个项目合作方很有意愿,加把劲儿就能成,可是最近员工工资开不出来,我不能关键时刻让员工辞工,你能不能再挪我几万块钱,过了难关我一并还上。现在,就剩咱们姐妹互相帮衬了。我奋斗那么多年,不成功老天都不容!
  小西想,从小我就是小东的影子,乖乖听小东的话,跟在小东后边,小东是父母的心尖,我却只是个鸡肋,如今,我混成了她的无息银行。几十年来,姐妹感情早就磨得成了一张薄纸,可小东却总是抓住姐妹情谊的牌不放。
  心底里,小西早与小东一刀两断,可却要维持面子,装成好姐妹。她说,姐呵,不是我不帮你,我实在是有心无力。我退休金每月连你的三分之一都没有,一大家子人吃饭,油盐酱醋样样算计,排骨都不舍得买给孙子吃。这么省,一年也存不上什么钱。我辛辛苦苦存的那点儿血汗钱,多半都是你借走了,一分钱也没见还过。我天天盼着你发达,头发都等白了,你什么时候能发达呢?姐,这次是真没钱借了,除非我去抢银行。我小孙子要在我家附近上学,因为儿媳妇的户口不在北京,得交几万块钱赞助费,我又上哪儿找钱去呢,你不如找老三,他拿着老人的钱。
  小东说,我和老三提过,他说,妈的棺材本儿,不能动。女儿花妈的钱,天经地义,可小云偏把着老人的钱。
  她想,小西就会哭穷,一点儿心胸都没有,要不一辈子翻不了身呢,自己真发达了,也绝不能管她。
  又听小西说,姐你都奔古来稀去了,干脆收手吧,你不往公司投,把退休金好好存上几年,先把我的钱还上。
  我怎么甘心?多少人都成事儿了,就说兰院长两口子,也就是平常人儿,比我差远了,可人家偏就成了事,我咽不下这气。
  兰院长干什么都是稳稳当当,一个养老院几百个老人,百十号员工,事儿也一大把,她什么时候像你那么急吼吼的?再看她老公,一个仪表堂堂的小伙子,什么时候看见他,不是在修理锅炉房,就是去食堂帮厨,要不就出门采购,比养老院的普通员工干得活儿一点不少。人家两口子才是干事业。他们家那个小闺女,刚上初中,就每个周末来当义工,穿的衣服平平常常,来了就吃老人饭,还给老人打饭打水量血压。你还没有什么钱,圆圆那穿的戴的,一身值好几万。哪有你这么惯孩子的?姐,你越想一晚上就发财,就越是发不了。你的业务天天变,话是算了不说,说了不算,手还那么大,你不缺钱谁缺钱,你不倒霉谁倒霉呢?
  不借钱就算了,说那么多没用的干吗?小东的脸阴得要滴下水来。
  痛死我啦!老太太一声惨叫。吓得姐妹俩立即站起来,扑向母亲。
  吴老太的脚不住地抖动,小东掀起被子一看,吴老太的脚上烫起了一个大泡,周围皮肤也都红了。
  小张闻声赶进屋来,看见老人的脚,赶紧就去叫大夫。一阵小碎步,和大夫跑了进来。她迅速检查了伤口,给老人上了烫伤膏,安慰老人说,奶奶,上了药,很快就不痛啦。
  安抚好老人,和大夫扭脸对两姐妹说,养老院最近立了规矩,老人用暖水袋,必须要有毛巾垫着,有家属在一边看护,已经出现过烫伤事件,如果不能遵守规定,就不准暖水袋。如果觉得养老院的规定不合理,也可以选择退院。
  小东心想,至于吗,一个民营养老院,规矩还不少!
  望着小东那傲慢的表情,和大夫也没多说,叮嘱了小张几句就离开了。
  姐俩呆着无趣,顾不上和母亲告别,赶紧走了。
  小张望着桌上剩下的一口冷面条,两个小酸果子,不由感伤。她给老太太换了尿布。姐俩儿在的时候,老人的尿布已湿透了,她们看都没看过一眼。
  吴老太的脚痛得钻心,心想,闺女管什么用,还不如小张知痛知热。她便流出了眼泪,握住小张的手,小张,你就是我亲闺女。


  (https://www.skjwx.cc/a/20474/20474864/95376188.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